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外贸稳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2-22 16:26:59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增长4.6%;贸易顺差5.34万亿元,扩大42.8%。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平稳增长,新能源汽车、智能设备等出口表现亮眼,折射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中国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

外贸是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然而,受到国际局势复杂、新冠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难免承压。面对风险挑战,党和政府积极部署、沉着应对,将“稳外贸”作为“六稳”工作的一大重点。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外贸增长、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随着有关措施得以切实贯彻、相关工作扎实推进,我国外贸顶住多重压力、增量提质的成效逐步显现。着力“稳外贸”,强化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动效应,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基本盘、注入新活力。中国外贸后劲足、韧性强,更增强了国内外企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中国外贸扩规模、优结构,令世界瞩目。在进口规模上,中国已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是21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市场,6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占世界进口比重达10.6%。在进口质量上,中国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这是中国满足国内超大规模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用来自全球的优质商品满足中国百姓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切更有力地促进了贸易出口国经济发展,让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开放发展机遇。

在出口方面,中国同样显示出从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明显转变。今年前11个月,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2.47万亿元,增长8.4%,占出口总值的57.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电组件、储能产品等出口大幅增长,印证了中国企业在有关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外贸正成为引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加快推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步伐。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助企惠企政策带动下,我国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活力涌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频出,为出口贸易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事实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今年正式生效实施,我国与东盟、日韩等市场的贸易合作更为紧密。今年前11个月,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2.54万亿元,增长20.4%。中国外贸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阶段,外贸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开拓能力,加快“出海”步伐,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市场。深化贸易伙伴多元化战略,将在开放发展中赢得更多主动。外贸提质增效将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向好作出更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
“小产品”“大创新” 读懂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微观密码

一个小小的耳机,可实现多语言同传翻译;一款微型电磁泵,可适用于通水电的家用电器产品;一款轻型吊钩,可以吊起4000倍自重物体……在第138届广交会现场,这些看似微小的产品,正成为解读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国际观察|韧性、活力、信心——海外人士解读中国经济“三季报”

中国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态势。海外人士认为,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背景下,这份成绩单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不仅为实现全年主要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更以持续向好的基本面和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步伐,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与稳定性。

第138届广交会“万花筒”:一镜万象 贸通全球

第138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本届广交会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