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刘玉龙、闫鹏、马悦然)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是国家面向未来特别是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29日参加以“预见未来 把握未来”为主题的“未来产业展望”活动的多位院士、专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能源体系、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域,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
“过去一百年,电气化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生存方式,可以说电气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今天的数字化就是一百年前的电气化,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从电气化到数字化,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尤其是电气化和数字化的融合,将为我们创造很多非常不同的机会和发展的可能性。
王坚表示,数字化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石:互联网、数据、计算。互联网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打破传统时空界限;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成为国家、社会和企业的战略资源;计算是新的公共服务,成为国家、社会和企业的能源动力。
“云计算是数字化的开始和基础,就像电是电气化基础一样。”王坚举例称,《科学》杂志2020年一篇文章统计,2010年至2018年,全球计算量增长了550%,与此同时,能源使用仅增长了6%,计算量增加并没有增加能源消耗。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实际就是从电力经济到算力经济的转变,计算变成新动力。
王坚说,数字化时代的1度电会产生电气化时代10度电的价值,远超节能、减排的范畴。这就从技术维度直观反映了数字经济为什么可以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已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低碳技术创新已成为缓解气候变化影响、实现全球温控目标的核心措施。”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说,气候变化治理将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并促使绿色低碳产业及技术投资的快速增长,预计2020-2050年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投资将超过130万亿美元。
王金南表示,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是国际上排放压力最大、中和降幅最快、转型任务最重、投入成本最高的复杂系统工程,预计到2050年中国以能源绿色转型的产业投资将超过150万亿元。
面对艰巨任务,王金南预判,电气化与智慧电网、光伏和风能发电、氢能、CCUS等负碳技术将成为全球及中国实现碳中和的优先发展领域,这些领域投资预计将占全球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总投资的70%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介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攀升,推动全球肿瘤药物研发蓬勃发展。中国抗肿瘤新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仿制走向创新的艰难过程,占全球创新药市场的比重由2014年的14.4%提高至2018年的15.2%,2023年有望提升至17.8%。
“当前,抗肿瘤药物研发呈现四大趋势。”徐兵河说,包括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仍为研发主流,免疫治疗药物迅猛增长,细胞/基因治疗方兴未艾,ADC、双抗等新型药物层出不穷。如吡咯替尼Ⅰ期-Ⅲ期研究一直被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新药政策下首个基于II期临床研究结果获批上市的抗肿瘤药物。
徐兵河表示,虽然中国抗肿瘤创新药研发取得很大进步,但仍面临挑战。如靶点同质化,源头创新储备不足,临床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等。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未来产业发展呈现三个态势。从产业创新方向看,全球主要创新型国家产业布局集中在智能、低碳、健康等前沿方向;从产业转型趋势看,注重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从产业组织模式看,形成从技术、生产、产品到商业的全产业创新链。
“我国发展未来产业初具条件,包括具有较为完善的全产业体系、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新兴消费为未来产业发展孕育了多样化场景和庞大市场、各类创新人才数量质量双提升、各地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等。”潘教峰说,但同时也面临三大挑战:重大原创性成果仍然缺乏,企业对源头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较少;产业基础能力“长板”优势亟待培育,关键核心技术缺失或制约未来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还需要优化;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率、知识产权价值较低。
潘教峰表示,未来一段时期是重塑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未来产业挖掘创造更多新兴增长点。具体举措包括加大源头性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培育和壮大企业创新的核心能力,强化未来产业的共性平台建设,创新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创新战略研究室主任姜江表示,未来产业带有明显的阶段性、时效性特征,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而言,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这些前沿技术及其应用推广衍生的大量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无疑是未来产业的主要构成。与此同时,能够发挥我国龙头平台企业优势、发挥巨大应用场景优势的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也是我国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
“对这些未来产业的扶持,要注重从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入手,即遵循未来产业演进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依靠规划出来的,不是哪个部门选择出来的,而是在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优质创新要素集聚的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姜江说,产业政策方向将持续向代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