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浍南镇:秸秆养殖山羊 走出“羊路子”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1-10 09:20:51

1月9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浍南镇朱袁村丽华养殖场,袁同林和妻子朱丽华正在给山羊喂食草料。一头头健硕的山羊一边“咩咩”叫着,一边欢快的吃起玉米秸秆来。

“咱家种了40多亩玉米,玉米收成好不说,秸秆粉碎还可以喂羊,让我们少了买饲料的钱,又增加了收入,养殖山羊一年纯收入在50万元。”袁同林的脸上洋溢出丰收的喜悦。

2018年,袁同林和妻子瞄准养殖业开始返乡创业,家乡土地多,到处都是秸秆,而羊又以食草为主,为什么不能养殖山羊呢?袁同林和妻子两人不谋而合,于是说干就干。

夫妻俩从外地购买了500只山羊,便开始了养殖之路。首次养殖,不懂技术,袁同林就远上亳州等地学习养殖技术,方方面面学习当地人的养殖经验,学成归来后,袁同林合理设计建羊舍,干的羊粪给蔬菜基地作肥料,蔬菜基地的山芋藤、玉米等秸秆拿回做羊的饲料,实现了种养殖业良性循环。第一年,养殖的山羊便卖了个好价钱,地里的秸秆还能变废为宝,这让袁同林满心欢喜,干的劲头更足了。

袁同林说,以前销路得靠养殖户自己找,现在进行生态养殖,吸引客商直接开车到村上购买山羊,不愁销路。

“咱家养殖的山羊都是订单式销售,根本不愁销路,亳州那边定期过来拉货,价钱比市面上要高一些,秸秆是绿色生态养殖,羊肉味道香。”袁同林介绍说。

据了解,今年,袁同林家饲养了近1000头山羊、40头牛,上个月刚出售一车。目前存栏的有500多头,年产值在100万元左右。在袁同林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养殖山羊专业合作社,通过示范带动村里三户村民也跟着养殖山羊。

近年来,五河县浍南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把养殖业作为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加强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引导群众立足养殖优势,让群众走“羊”路,发“羊”财,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陈安伟)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县头铺镇:传统豆制品加工小作坊 “链”动特色产业发展

在八岔村,像王师傅这样的加工作坊共有6家,在现代化背景下,依然凭借老手艺赢得市场,展现出传统技艺的旺盛生命力。

安徽五河小溪镇:小大棚成致富“金钥匙” 乌塌菜变身冬日“黑牡丹”

近年来,五河县小溪镇蒋庄村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安徽五河头铺镇:防贫保险为特色种养业筑起坚实防线

今年以来,安徽宿蚌埠市五河县头铺镇全面推进特色种养业“防返贫”保险工作,为头铺镇特色种养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