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巴西利亚1月11日电(记者卞卓丹)在全球政经领域充斥着意外、波折和“不确定”的2022年,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合作展现出可喜的“确定性”:双边贸易额在2021年创出历史新高的基础上继续增长,中国连续14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展望2023年,中国巴西交流协会会长吴昭孝表示,中巴关系的压舱石“稳得很”,中巴经贸和中巴交流前景光明,在巴华人和企业家群体对此充满信心。
“经过多年发展,优势互补仍然是中巴经贸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吴昭孝告诉记者,一方面,巴西是一个农业大国,包括大豆、牛肉等农牧产品远销全球各地,而来自中国不断增长的需求和不断提高的品质要求,对巴西农业经济意义重大;同时,作为资源大国,巴西向中国供应的铁矿石等原材料一直保持稳定。
另一方面,巴西也是人口大国,还曾一度跨入发达国家门槛,具有较强购买力,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在这里受到众多消费者欢迎。经过多年打拼和经营,吴昭孝开设的眼镜店占据了巴西利亚进口商品市场入口“第一家”的好位置,人流畅旺,门庭若市。“这也是品质高、服务好、价格合理的中国产品在巴西市场的位置。”吴昭孝对目前状况十分满意,对在巴西市场的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近年来,高新科技成为中巴经贸往来的一个亮点。2022年,华为成功参与巴西5G网络建设,比亚迪在巴西利亚开设了其在巴西的第十家新能源车线下门店,抖音成为疫情期间巴西下载量最大的手机应用……“巴西新总统卢拉提出要推动巴西向数字经济转型,这对于拥有技术和成本双重优势的中国企业是一个巨大机遇。”吴昭孝说。
另一个亮点是绿色经济。“卢拉在当选总统后参加的第一个国际会议就是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COP27。”吴昭孝指出,在就职仪式当天,卢拉签署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行政法令,恢复亚马孙基金运作,遏制非法采矿,打击滥伐森林,“在新一届政府的引导下,绿色经济未来在巴西大有可为”。
吴昭孝认为,作为中巴关系压舱石的双边经贸合作“稳得很”,在巴华人和企业家群体对中巴交流往来与未来合作充满信心。
谈及华人在巴西的发展史,吴昭孝感叹时代变化的脚步太快。“很久以前,来到巴西的华人多数是受雇于茶农和种植园的劳工,后来的大家都做些小生意,生活比较清苦。”吴昭孝说,“改革开放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新来的移民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从旅行社到房地产,从木材商到眼镜店,几乎哪个行业都有华人的身影。”由于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高速高质增长,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工作机会和薪酬也很可观,因此前来巴西“揾生活”的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现在中国人来巴西的目的,早已从谋生变成了投资。”目前,中国成为巴西主要外资来源国,对巴累计投资已接近1000亿美元,这个规模在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中位居最前列。“巴西健全的产业体系、优越的市场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他们十分关注当地战略规划和引资政策。”吴昭孝说。
自2016年1月成立以来,中国巴西交流协会坚持以侨为桥,在促进中巴经贸、科技、文教等领域交流合作,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巴人民友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扶贫、救灾、抗击疫情等领域做出贡献。吴昭孝表示,将继续致力于增进中巴人民之间的交流,继续为在巴华人和企业家群体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