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日媒文章:后疫情时代是提高生产率好机会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赵娜 2023-01-12 10:31:26

参考消息网1月11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1月10日刊登题为《后疫情时代是提高生产率好机会》的文章,作者是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泷泽美帆,内容编译如下: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所有发达国家都经历了“破坏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现阶段正在恢复。那么,在此过程中,生产率是如何变化的呢?

首先要考虑到的可能性是,新冠疫情造成的负面冲击导致优质企业破产和停业,积累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资源散失,结果是生产率低迷。而如果政府提供巨额援助,让生产率相对较低的企业存续,也会导致生产率低迷。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这样一种可能性:表现相对较差的企业退出,释放的资源转移到优质企业,从而提高整体经济生产率。

在分析新冠危机对经济生产率的影响时,我们将整个经济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五个效应。

第一个是“内部效应”,仅观察存续企业生产率变化。第二个是“份额效应”,指通过增加高生产率企业的份额或减少低生产率企业的份额来提高生产率的效应。三是“协方差效应”,以市场份额变化与生产率变化的乘积来表示。“份额效应”和“协方差效应”反映了资源被重新分配给高生产率企业的程度,这些效应的总和被称为“再分配效应”。

第四个和第五个效应是“进入效应”和“退出效应”,它们反映了新企业进入市场和现有企业退出市场对生产率波动的影响。

利用东京商工研究所提供的企业数据,一桥大学教授宫川大介和笔者分析了疫情前后的生产率,结果如下。

第一,反映存续企业生产率波动的“内部效应”在2020至2021年恶化,到2022年恢复。第二,为负的“再分配效应”趋于缩小。第三,“进入效应”持续处于限定范围。第四,“退出效应”略有改善。第二个现象对于思考预期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讨论的前提,需要强调的是,影响日本整体生产率波动的“再分配效应”自2000年以来一直为负。也就是说,生产率高的企业扩张,在平时是没有发生的。而在新冠危机下,为负的“再分配效应”有所改善,这是重要事实。

阐明再分配功能改善的机理是今后的课题,“绩效相对较高的企业更加活跃,而绩效相对较低的企业规模逐渐缩小”,这种自然的资源再分配机制趋于发挥作用,可以说是个好消息。

那么,这种积极趋势是否会持续下去?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它持续下去?可以想见,优质企业市场份额扩大,结果是市场集中度提升,生产率提高。

为了保持这些积极变化,政府应该积极出台以支持成长型企业为重点的政策。

一个有代表性的争论点是,当工人在企业退出后在企业之间流动时,企业特殊人力资本有散失的风险。

实行推动各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政策、扩充失业补贴机制以支持员工积极转职,以及公示工作环境等企业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积极出台提高劳动市场流动性的政策能使资源再分配合理化,则长期停滞的生产率有望提高。

相关推荐
广交会出口展参展企业首超3万家

记者4月9日获悉: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东广州分三期举办,线上平台继续常态化运营。

南昌市西湖区:以“能力作风优化”聚力实现经济发展“高开稳走”

2月12日,正值元宵佳节,南昌市西湖区召开2024年度“十大专项行动”总结表扬大会暨2025年“能力作风优化年”动员会。

抢新机优布局 外贸企业开年忙

新年伊始,记者走访多地发现,不少外贸企业聚焦新市场、新业态、新产品,在政府搭台等多方支持下,抢抓机遇开新局,培育外贸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