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西将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先行示范区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邵非 2023-01-12 10:41:03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1月11日介绍,2022年,广西人民币年度结算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广西南宁市、防城港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已正式启动,将打造面向东盟的“点面结合、自由贸易和边境贸易联动”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先行示范区。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近年来,广西金融系统以面向东盟的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为主线,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成效凸显。

日前,南宁市、防城港市正式列入中国数字人民币试点。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将会同广西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数字人民币试点实施方案,计划在南宁市、防城港市开展9类全国通用试点场景以及中国—东盟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边境互市贸易结算等8类广西特色类场景应用试点。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于英杰介绍,2022年,广西成功列入中国第二批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并完成多笔业务落地。广西存款、贷款余额双双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大关;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总量累计超1.63万亿元,继续保持中国西部省区第一。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广西跨境资金流动规模为6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广西将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巩固扩大人民币东盟使用“桥头堡”优势,促进人民币在大宗商品等重点领域、东盟等重点地区的跨境使用。

于英杰称,2022年,中国—东盟金融城新增金融机构(企业)116家,累计入驻超400家。广西成功举办第14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发布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指数,组建中国—东盟跨境再保险共同体,南宁正成为中国与东盟金融交流合作的主渠道。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打造区域经贸合作典范 共建中国—东盟超大市场应对全球贸易变局

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与新华社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互联互通展望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东盟推进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的实践探索,探讨了双方扩大务实经贸合作的路径和方向,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对全球贸易变局提供了有益借鉴。

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国家出口值6.8亿元

记者4月22日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出口值6.8亿元,同比增长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