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境外媒体:中国经济回暖令全球市场看涨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陈聪 2023-01-16 12:51:59

参考消息网1月16日报道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月13日报道,随着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将防疫政策的“紧身衣”甩掉,预计其石油消费量将在今年创下新高。这将提振全球需求前景和油价。

根据彭博新闻社调查的11位咨询师给出的预测值中位数,2023年中国的日需求量将增加80万桶。调查显示,这将使中国石油消费量达到每天约1600万桶——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报道指出,未来一年,原油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以及“欧佩克+”组织的决定、制裁对俄罗斯石油供应的影响等。对油价看涨的人很多,他们在展望未来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了中国需求的增长。高盛公司的杰弗里·柯里说,原油是“重新开放大戏中最好的”剧目。

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石油和炼油产品部的助理研究员林一田(音)说:“随着交通流量反弹,预计从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的石油需求将加速反弹。”

报道称,国际能源署在其去年12月的展望中预测,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每天将增加170万桶,理由是中国和印度需求的扩张。

作为全球基准价格的布伦特原油价格周五收于每桶近85美元,有望本周收涨。

在疫情消退后,预计出现的反弹很可能从下季度起就可以感受到。能源视线咨询公司的分析师在近日的报告中说,中国第二季度更强劲的需求可能“抵消原油行业通常会出现的季节性疲软”。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13日报道称,世界各地的钢铁股出现上涨。日本制铁的股价创下4年零8个月以来的新高,欧美的钢铁股也从年初开始出现明显上涨。其背景原因是,市场期待钢铁需求因中国经济重启而恢复。

报道称,在12日的东京股票市场上,日本制铁的股价一度比前一天上涨1%,相较于2022年底上涨超过7%。

报道称,股票受到重新评估的契机是对占全球钢铁需求约一半的中国重启经济充满期待。从2022年底开始,中国钢铁企业开始出现从减产转为增产的动向,需求将随着经济重启而恢复的预期增强。截至11日,美国大型钢铁企业纽克尔公司的股价比2022年底上涨17%,全球第二大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公司股价上涨11%。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等铁矿相关企业的股价也出现上涨。

瑞士百达日本办事处的松元浩表示:“投资者不断寻找不直接投资中国也能受益于中国经济的股票,在这种情况下,钢铁股等出现上涨。”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12日报道,中国经济重新开放,香港股市涨势迅猛。开年以来,香港股市表现强劲。

香港一家线上投资平台的高级投资组合经理游维仁说:“这主要是由中国经济重新开放的乐观情绪所推动,恒生指数的大部分涨幅都来自中资股。”

香港《信报》1月13日报道称,很多关注中国的专家都看好其经济,杰富瑞集团全球股票策略主管克里斯·伍德近日在专栏文章中表示,中国经济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复苏,甚至提早发生,农历新年后,当地各类需求将会回升。金融投资研究公司普遍看好今年亚洲股市,中国或是今年经济推手。

相关推荐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奋楫扬帆风正劲——7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7月,下半年经济运行开局的关键时段。夏日经济激活暑期消费新活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加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行至年中,各地凝聚力量,主动作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华时评丨大门敞开,共享市场新机遇——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开放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保护主义阴云密布、全球复苏步履蹒跚之际,中国以坚定的开放姿态,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底盘稳、韧劲足,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新华时评丨稳中向好,为全球注入信心——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稳定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频发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确定性”已成为稀缺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为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信心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