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南自贸港谋定未来五年发展:迈向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3-01-18 10:10:01

2023年海南两会1月17日落下帷幕,开放是今年海南两会的热词。未来五年横跨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前后,海南官方提出,封关后将持续迈向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创新构建制度型开放

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海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180多个政策文件落地实施,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个自由便利、一个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作为自贸港政策试点企业,已享受到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等多项红利。今年,该企业计划新建年产20万吨的食用油加工厂及深加工项目。

海南自贸港的开放,不仅定位于市场开放,更是对接全球最先进的经贸规则。海南已推出一系列提升市场准入、准营和退出便利度的改革,未来还将先行先试《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受访时表示,制度型开放的关键在于通过集成创新尽快对接国际一流水准,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要求海南进一步解放思想,敢想敢做。”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于涛建议,海南要进一步加大制度集成创新力度,让政策“首单”变“量单”“爆单”,持续扩大开放成果。

汇聚全球资源要素开放

今年两会,海南省明确未来五年加快构建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产业体系,GDP迈上万亿元人民币台阶。

“海南设定2023年GDP增速目标为中国各省区市中最高的9.5%,就是基于高水平开放红利的释放。”于涛认为,近年来海南经济外向度大幅提升,外资进入步伐加快,全球资源要素加快汇聚。

刘春生观察到,资源要素的汇聚让海南有条件不通过低端产业来谋求发展,“发力医疗康养、数字经济等产业,向周边区域提供教育、医疗、咨询、金融等高端服务。”

当前,海南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如过去五年引进人才50.9万人。“海南自贸港建设起步阶段的人才需求已得到初步满足。”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说,海南除了从税收、补贴、落户、医疗等维度服务人才外,下一步还要针对人事制度等进行深层次改革,建立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长效激励机制。

加快建设“两个总部基地”

2022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一年以来,RCEP与海南自贸港政策叠加优势逐步释放。2022年前11个月,海南对RCEP其他成员国货物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5%。

海南今年明确,要在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的总部基地和东南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简称“两个总部基地”)建设上取得明显进展。

“这将成为推进海南高水平开放的具体抓手,有助于做大做强承接自贸港与RCEP叠加效应的主体。”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匡贤明建议,为加快“两个总部基地”建设,海南应制定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利用区块链等数字经济,实现资金自由便利流动。

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加快融入国际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谋划实施“全球自由贸易港伙伴计划”。

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1月17日表示,未来五年海南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抓好封关运作压力测试,深化制度集成创新,先行先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把自贸港的大门开得更早、更大、更快。

相关推荐
山海有约!RCEP成员国世界遗产地合作联盟迎来首批合作成果

17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世界遗产地合作联盟迎来首批合作成果——五项跨地区、跨机构间友好合作协议在安徽省黄山市正式签署。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助力企业提升全球资金管理能力

近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平安银行合作,成功开展跨境人民币直贷置换外币融资并搭配货币互换(CCS)业务,外汇衍生品交易有效控制汇率波动风险,为公司节省融资成本100万元。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政策“活水”激荡产业新动能——海南自贸港的“洋浦实践”

作为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先行者”和“试验田”,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自设立以来不断释放政策活力、集聚产业动能。近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儋州的洋浦保税港区,探寻区域经济持续向新、向上的“发展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