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检集团布局非洲 打造中国检验认证品牌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3-02-06 15:55:53

新华丝路约翰内斯堡2月6日电(记者鲁向明、谢江)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迅猛发展,但西方国家在非洲地区长期把持、垄断第三方检验认证领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非经贸合作。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近年来在非洲积极开拓第三方检验认证市场,全力打造“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品牌。

为了打破西方在非洲第三方检验认证领域的垄断,中国检验认证集团2012年设立非洲公司,为中非贸易提供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将中国的标准、认证推向非洲,为走进非洲的中国企业提供质量把关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及原材料供应通畅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同时致力于通过全球化的网络提供公平、快速、可靠和本地化的检验认证服务,为客户提供量身制订个性化的服务,破解中非贸易壁垒、加强双方合作、促进双边贸易。

不过,2019年以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非洲公司(简称中检非洲公司)以中国政府业务为主,主要从事再生资源和旧机电设备的检验,仅在南非理查德湾拥有一家实验室。与其他外资检验机构在非洲已有百年历史且有完善的实验室布局相比,中检非洲公司只是一个“新兵”。

为打破僵局,中检非洲公司于2019年下半年提出了规划、建设、发展三部曲,拟借助非洲矿产品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中资企业在非洲矿业行业大举投资和中检集团检验经验丰富、检测技术一流等优势,奋起直追。

中检非洲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走访了十多个国家、几十个城市、港口,拜访了上百家机构、企业。进行了广泛调研后于2019年底提出《中检集团非洲业务发展规划》,确定以中非贸易量最大的矿产品为中检非洲公司的主要服务方向,计划建设东、南、西、北和中部非州五大业务发展基地,以五大基地为基础辐射非洲地区。2020年初出台了《非洲实验室发展规划》。

2020年本应是中检非洲公司的建设年,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行各业都在停产抗疫,中检非洲公司则开始了大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5月开始建设的南非约翰内斯堡中心实验室于当年8月建成投产,展现了“中检速度”。6月,一批员工从国内赶赴几内亚科纳克里,开始了博法铝矾土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并在当年9月完成了几内亚博法科卡亚码头铝矾土实验室的主体建设,10月初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营。同时,西非员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港筹建尼日利亚矿产品工作站。7月,从国内采购了取制样等设备运往肯尼亚蒙巴萨港,并于12月份将蒙巴萨的矿产品检验工作站建成投产。

2020年11月,中检非洲公司协助国家能源集团从南非16个煤矿中筛选出6个符合中国国家环保标准要求的煤矿,采购设备空运南非、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建成煤炭有害元素实验室,以中国标准检测煤矿有害元素,打破了五年来南非煤炭对华“零出口”的记录,为南非出口中国煤炭把关。同年年底,因德班港业务发展需要,开始筹建南非德班取制样工作站。

截至2022年12月,中检非洲公司已先后成立几内亚、赞比亚、刚果金、塞拉利昂和莫桑比克5家公司,加上之前成立的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和非洲实验室公司,中检集团在非洲共计有9个公司。同时,建成了南非约堡中心实验室、北开普铁矿实验室、煤炭有害元素实验室、莫桑比克马普托矿产品实验室、西非几内亚博法铝矾土实验室、科纳克里矿产品实验室、塞拉利昂铁矿实验室和德班电解铜共计8个实验室,建成了6个取制样工作站。目前正在建设马普托煤炭实验室和尼日利亚小型矿产品实验室,计划年内建成、投产。

三年来,中检非洲公司的业务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2020年开始起步,2021年成功实现转型。2020-2022年平均年化增长率达到65%,相当于三年再造了两个非州公司。在政府业务下降归零的情况下,非洲公司矿产品检验收入成倍增长,摆脱了对政策性业务的依赖,迎来了高速扩张时期。

中检非洲公司总经理王新表示,在中检集团非洲区域化政策的指导下、在国内外CCIC的联动发展下以及在非洲各中资企业的协助下,公司将会很快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未来三年将是“收获之年”,在非洲全力打造“CCIC”的金字品牌。

相关推荐
“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4月10日,“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赞比亚6国旅游领域26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修班。

非洲超50国逾400家实体店加入“群聊” 深圳企业绿色出海新增“快速通道”

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合作,推动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观察丨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