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COP15展望:工商业如何参与推动落实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

责任编辑:胡柳 2023-03-20 17:04:15

2022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顺利召开。中国作为主席国,展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决心,最终推动195个缔约方签署通过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为至2030年及更长时期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绘制了雄心勃勃的蓝图。近千名来自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代表深度参与了为期2天的商业与生物多样性论坛及其它相关活动,在推动“框架”谈判内容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COP15的召开、“框架”的通过以及围绕其展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议程对工商业界意义重大,开辟了全新的行业格局,释放出了商业转型的重要信号,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在,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如何落实“框架”内容,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工商界要快速应对全新的格局,立刻采取行动,加速和扩大可持续发展转型,助力“框架”在各国的执行。

面向后2020的新格局

包括工商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已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极大的努力。COP15的召开,更代表着面向未来的新格局已然开启,形成了企业必须投入其中的时代潮流。各缔约方的共识、企业引领的行动、社会组织的支持构成了2020年后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格局。

雄心勃勃的2050年愿景和2030年使命。“框架”需要最高级别的政治意愿和承认,并依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行动与合作。2030年的使命是停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并走上恢复之路,共分为23个行动目标;2050年愿景是实现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共分为4个长期目标。在缔约方政府的动员下,企业必须与其他社会主体一道,共同为达成这些目标采取行动。

领先企业的积极行动。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已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以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为代表的平台上崭露头角。在“加快实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商业行动”边会上推出的《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集》显示,汇丰银行、微软、联合利华、苏伊士等国际大型企业以及中国石化、国家电网、阿里巴巴、蒙牛等国内企业都已做出了积极的行动,展现了来自工商业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和突破。随着工商界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自然损失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和认可,整个社会都会更加期待工商业引领变革。

社会组织的大力推动。在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商业自然联盟、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资本联盟、阿拉善生态协会等社会组织推出了诸多实用工具并推动企业采取行动,对企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商业转型的信号

在“框架”的指引与各社会组织的合作落实下,企业进行“自然向好”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非常明确,多种信号为商业转型确立了方向。

停止和扭转自然损失的使命。“框架”的2030使命及其中保护30%陆地和海洋的目标是下一个十年的紧迫任务,要求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主体采取措施,减轻对自然的不利影响,增加有利影响,恢复已经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以增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以及生态完整性和连通性。这是检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目标是否能够达成的重要任务。各国政府对于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都拭目以待。

行动目标15的要求。“框架”的行动目标15要求企业和金融机构监测、评估和报告对生物多样性的风险、依赖程度和影响,向消费者提供所需信息并促进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以及遵守和获取惠益分享要求并做出报告。因此,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包括某些强制性要求呼之欲出,以鼓励和推动商业与金融机构减少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风险,促进其可持续转型。

资金流向的转变。依照“框架”,《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需要以相称、公正、公平、有效的方式确定并逐步淘汰、消除对生物多样性有害的补贴,到2030年每年至少筹集2000亿美元的资金,并改革激励措施,推动私营部门向生物多样性投资。通过转变投资方向,企业有可能获得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绿色债券、生物多样性补偿和信用等创新计划的支持,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对创新和资源共享的鼓励。如果“框架”得到落实,技术的获得和转让、创新和科技合作的发展将得到战略层面上的加强。决策者、从业人员和公众有望获取更多优质数据、信息和知识,促进有效和公平的治理以及生物多样性综合参与式管理。因此,企业一方面会成为创新和资源共享的受益者,另一方面也将被鼓励成为效益的创造者和分享者,在协作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安全等也是和商业转型密切相关的关键词。企业需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信号,才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企业应当采取的措施

虽然后2020的新格局、COP15及“框架”发出的转型信号,都提示企业需要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即刻开展行动,但这对于企业来说并非易事,阻碍因素有很多,例如缺少普遍认可的方法和工具;缺少统一的标准和基准线;缺少提升商业价值案例;技能和资源匮乏;意识不够;担心声誉风险等等。

企业更加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克服和跨越阻碍,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企业运营、发展的全过程。以下几点应当得到企业的重视。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置于最高的战略层面。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为了应对来自政策、公众期待等方面的外部压力,更为了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都依赖于良好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制定有雄心的愿景,做出负责任的承诺,形成充分的转型动力与商业领导力。

采用和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停止并扭转自然损失的重要手段,将成为资金流向和创新的热点。企业在这方面的探索不仅能更加高效地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还能更好地获得支持与竞争优势。为此,企业需要有意识地转变投资方向,实现研发和生产方式的调整。

做好监测、评估和披露。认真履行“框架”的行动目标15,在运营、供应链、价值链和投资组合的全过程中监测、评估和披露风险、依赖性和影响,并在消费者与合作伙伴前提高透明度,以此作为企业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增加有利影响的重要手段。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了解自身的运营情况,更有助于让其他社会主体发挥监督作用,更好地协助企业可持续发展。

积极与利益相关方展开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在行业内,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跟进或带动其他企业的绿色发展,交流经验。在行业外,企业可以从其他社会主体获得支持,与政府加强合作,借助专业机构开发的标准和行动指南、向当地人学习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资金、活动等方式赋能其他主体。

与国际组织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议程。企业应具有全球视角,积极参与CBD COP这类的国际重要会议,展示和交流分享自身案例和经验。与国际组织合作,了解最新的工具、方法、标准等讯息,综合提升企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技能和水平。

寄望中国企业行动

在中国强有力的支持和协调下,COP15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扬。在商业与生物多样性论坛中,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也获得了众多国际人士的认可。但总体上,生物多样性在中国工商业界的主流化,以及中国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水平均有待加强。中国的企业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科研机构和智库的知识赋能,以及社会组织的倡导和鼓励,也需要公众的监督。

2024年的COP16即将到来,世人期待看到“框架”的执行进展,也将是阶段性检验和展示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大会。希望中国企业能够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工具和经验,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商业行动,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作者系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办公室主任周卫东)

相关推荐
日媒:生态系统遭破坏加剧传染病风险

相继有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增加了传染病风险。携

外媒:COP15达成历史性协议 中国为生物多样性谈判注入动力

在联合国就一项新的全球自然保护协议进行的谈判进入最后48小时之际,中国18日发布了一份拟议文件,该文件将对关于保护世界野生环境和物种的协议产生影响。

伊利亮相COP15向世界讲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故事”

12月7日,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COP15)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来自193个国家,以及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代表,约600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