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项目建设时秉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采取多种措施保护项目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成效显著。
“生物多样性作为地球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调节气候以及提供美丽的自然景观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老挝籍博士留学生吉迪沙·普达旺看来,“山水相连、命运与共”正是老中两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写照。
保护亚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人们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强有力的跨境合作、充足的资金、地方社区的积极参与和明确的问责制。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副总干事周非表示,如何促进项目与资金的有效衔接、构建更具韧性的融资伙伴关系,已成为推进非洲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开发的迫切需要。
本文简要解释了水中的废物如何对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的生计和健康造成有害影响。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与会嘉宾齐聚海南五指山,共谋生物多样性治理之计,同时呼吁全球携手共建万物和谐美丽家园。
外来入侵物种(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微生物)的无声入侵正在危及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经济。需要采取紧急、协调一致的行动。
近年来,秦岭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来自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和陕西省气象局的数据显示,秦岭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水源涵养能力较为稳定,2022年水源涵养能力达278.6毫米,高于多年平均值。陕西省林业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目前,秦岭森林覆盖率达82%,成为全国最绿区域。
本文解释了人类活动如何威胁生物多样性,以及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从被喻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到“动植物王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人们都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云南文旅业迎来稳步复苏。其中,以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相关旅游产品和业态备受好评,为即将在春城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营造良好氛围。
纺织和服装行业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推动者。该行业有责任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维护、恢复和复兴。
本文探讨对食物、木材和住所日益增长需求如何挤压储存碳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土地。
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减缓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对当前的生态管理做法进行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投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即通过保护、管理或恢复生态系统为生物多样性和社会带来多种利益的活动,是管理土地利用以实现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目标同时保护人类生计的潜在工具。
2024年的COP16即将到来,世人期待看到“框架”的执行进展,也将是阶段性检验和展示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大会。希望中国企业能够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工具和经验,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商业行动,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继有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增加了传染病风险。携
世界经济论坛与普华永道中国近日联合发布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其对企业的意义》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草案中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内容。实施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因素,显著减轻企业、社会和全球经济面临的与自然相关的物理和系统风险。
人们必须思考以区域为基础的创新型保护措施,改善连通性,方便物种(特别是大型动物)在保护区之间移动。
每年工业和农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四分之一以上被自然生态系统吸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在联合国就一项新的全球自然保护协议进行的谈判进入最后48小时之际,中国18日发布了一份拟议文件,该文件将对关于保护世界野生环境和物种的协议产生影响。
显示 6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