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河北易县:“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来源:易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邵非 2023-03-22 10:59:35

阳春三月,香飘校园,在易县职教中心文化大讲堂内,9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国家级非遗“易水砚制作技艺”、市级非遗“满族结绳技艺”、县级非遗“娄亭村古建壁画”的专题讲座。

“同学们,这方易水砚纹饰看上去非常精美,对不对?这是受到咱们燕国都城大门上的门环启发,工匠们将燕文化与易水砚制作相结合,秉承古法制作技艺的同时又不断创新的结晶。”易水砚制作技艺传承人邹天然与学生互动时说。

非遗传承人通过展览、讲解、互动教学拉近学生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在感知、体验中了解“非遗”文化,让文化魅力与工匠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易县文联主席冯英华表示,以“文化讲堂”为载体,将采取“线上+线下”、专题授课与参观体验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易县、爱上易县、推介易县,真正让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易县现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2项,其中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非遗4项、市级非遗42项、县级非遗93项。易县立足深厚的地域文化,聚职业教育发展之力,以振兴传统工艺为目标,通过与非遗大师携手,共同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非遗传承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文化传承和职业教育发展互促共赢。 


相关推荐
全球连线 | 世界非遗里的中国智慧:神奇的针灸

中医针灸201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中国的医务工作者们仍在传承和发展这种传统疗法,针灸的针具从过去单一的毫针变得种类更加丰富,适合治疗的疾病也从2002年的107种拓展到今天的460多种。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区,针灸也受到当地人追捧。

河北易县:非遗添彩迎新春

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北方小年。当日,河北易县首届“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活动启动。活动现场,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易县摆字龙灯”摆出“龙年大吉”、“岁岁平安”等吉祥祝福字样,获得阵阵掌声。

古老土地 崭新传承——福建泰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注重青少年教育

近年来,福建泰宁县创新方法,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