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全球经济治理进入“亚洲时刻”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3-03-28 16:46:03

新华丝路博鳌3月28日电(记者陈碧琪)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28日开始举行,其发布的2023年度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指出,亚洲成为世界经济暗淡图景中的亮点,但亚洲区内的复苏分化呈加大趋势。报告倡议亚洲各国重点关注亚洲经济体抗外部冲击能力、产业链重构与韧性、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区域贸易协定落实这四个方面,把握好全球经济治理的“亚洲时刻”。

2022年,亚洲各国直面挑战,成为全球可以依靠的增长动力和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撑力量。《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报告认为,亚洲经济体2023年加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4.5%,将成为世界经济放缓大背景下的一大亮点。

“尽管全球需求减弱,但强大的经济韧性和活力将使亚洲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指出,亚洲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和东盟的货物贸易中心地位保持稳定,亚洲的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继续走在全球前列,亚洲同时也是绿色资金和绿色技术的热土,中国经济的反弹也给亚洲和全球传递了积极信号。

亚洲是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和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推动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构建起全球最大自贸区,区内贸易投资的制度开放红利不断显现,成为塑造二十一世纪多边贸易规则的重要力量。亚洲在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领域也发挥了更为积极主动的引领作用,去年和今年两年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均在亚洲举行,“可以说,全球经济治理进入‘亚洲时刻’。”李保东说。

不过,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整体增长动力较弱、亚洲区内的复苏分化加大等问题也引起各方关注。粮食、卫生、能源、货币以及气候危机给许多亚洲经济体带来较大伤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亚洲内部以及与世界更紧密的团结合作来加以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会上指出,2023年,受制于通胀高企,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可能仍将趋紧,这将对亚洲经济增长和政策应对产生影响。

在亚洲经济体增强抗外部冲击能力方面,报告建议重点关注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债务水平持续上升问题。

在亚洲产业链重构与韧性方面,报告建议亚洲应抓住全球产业链区域化机遇,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共同市场;抓住全球产业链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机遇,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需应对全球产业链断裂带来的冲击,有效保障关键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供应。

在气候变化、碳中和与绿色转型问题方面,报告指出,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主要亚洲国家都提出了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时间表,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将促进绿色发展与转型作为国家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转型已成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议程。

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与区域贸易协定的进展方面,报告指出,在多边贸易体制深陷多重危机的背景下,RCEP正不断显现域内贸易投资的制度和开放的红利。亚洲经济体积极参与数字经济规则制定,有利于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开放和发展,为亚洲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力点。


相关推荐
特稿|向世界传递“春之声”——从三场国际论坛看中国经济向“新”大势

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到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工商界代表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经济迸发的“新”意和活力,探讨全球经济的前行方向,共同聚焦发展,应对时代挑战。

博鳌亚洲论坛纵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嘉宾就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探寻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展开探讨。其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创新发展活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三大焦点领域。

博鳌亚洲论坛|记者手记:博鳌,听“南方”潮起

近年来,“全球南方”日益成为热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和中国”“占全世界人口大多数”“大金砖”……在出席论坛的许多中外嘉宾眼中,这一热词蕴含卓然势头和多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