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武桥镇:红火小龙虾带来新“钳”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4-23 11:51:59

安徽五河县武桥镇武桥村高士维龙虾养殖基地,依托当地水资源优势,加上规范化的养殖模式,产出的小龙虾品质非常好,近日已抢“鲜”上市。4月18日,基地负责人带着工人穿着水衣,熟练的收网、分拣、打包、装箱,又肥又大的龙虾被运至周边多个城市,供不应求。

“这两天小龙虾的价格不错,个头大的能卖到40多元一斤!”基地负责人高士维笑容满面。据介绍,该龙虾养殖基地总面积200余亩,实行“虾稻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每年6月至11月份种稻,12月至来年6月份养虾,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渔粮双赢’。“按照目前的行情,我养了将近200亩龙虾,预计能产10万斤龙虾,卖出100万元应该没问题。”

为了确保小龙虾的品质,高士维在养殖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每年春季,伴随着气温的上升,养殖池内的水体营养丰富,藻类植物生长较快,会导致水体缺氧,给幼小的龙虾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一方面及时清理蓝藻,另一方面要在养殖池内施撒壮根护草剂,为龙虾生长提供天然优质植物性饵料和隐蔽的生长环境。

“虾稻共作”不仅把武桥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绿色高效发展道路,还为当地村民致富找到了一把“金钥匙”。“我们雇有长工10余人,短工30余人,取虾工人每天收入有150元,都是周边的村民。”据介绍,村民邓凡举3年前在该基地做长工,每月有三四千的收入,妻子经常在这里做短工,不耽误照顾家里,现在夫妻二人年收入已经超过了6万元。

该龙虾养殖基地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辐射和带动周边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为宗旨,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村民以基地务工、土地入股、直接养殖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目前,小龙虾产业已经向武桥镇各个村辐射推广,养殖小龙虾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好项目和致富产业。(王芳)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新集镇:千亩蒜薹丰收 “蒜”出乡村振兴好篇章

今年五河县新集镇全镇种植大蒜2000多亩,现已开始全面采摘蒜薹,紧接着挖蒜头,双重收益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安徽五河民歌——流淌的乡音 传承的歌谣

淮河之畔的五河县,水网密布,土地滋养着独特的文化,源自生活的五河民歌,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五河:版权宣传“四进”活动有声有色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与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交汇之际,五河县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开展版权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