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着力打造特色种养产业集群 促农增收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6-06 17:24:4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积极践行种养一体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变废为肥,减少化肥使用,让土地更肥、乡村更美,助力种植业与养殖业协调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绿色循环的发展道路。

埇桥区宏康种植养殖家庭农场地处桃沟镇后寨村,2022年,农场负责人徐飞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协助下,在这里搞起了肉牛养殖,探索“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循环经济新模式。

宏康种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徐飞说:“我在上海经商好几年,一直从事肉牛相关行业,去年家乡有个好项目,我考察之后觉得挺好就投资干了。现在场里有近四百头牛,占地十三亩,按照去年的行情,预计年毛利润有一二百万。”

宏康种植养殖家庭农场坚持的种养一体化模式,既能够很好地处理粪便,又能延伸农场的产业,不仅让果园和周边的土地吃上了“绿色营养餐”,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价值,也为周边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余友臣介绍:“我是附近的村民,从家到这只需要三四分钟,除了家里的九亩地,我在这帮工一年能多收入两万多元。”徐飞说:“我们养殖场的模式就是以农促牧,以牧促农,每年消耗农民的玉米小麦秸秆两千余亩,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集中存储到发酵池,转化为有机肥,提供给附近果蔬种植户,循环利用。”

“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循环经济,主要是打造“果蔬种植+肉牛养殖+有机肥生产+秸秆综合利用”种养循环新模式,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和特色产业基础,突出规模化养殖、生态化可循环,带动打造水果、蔬菜等特色种植,达到了助农收、促业兴的成效。

笔者跟随徐飞的脚步来到农场对面的大棚种植基地,看到大棚内四五个工人正在采摘青椒,忙得热火朝天。

据徐飞介绍,这附近的大棚种植基地,使用的都是由养殖粪污转化成的有机化肥。富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蒲兆才说道:“我们种植与养殖是一体的,养殖产生的粪污全部存入沉淀池,转化为有机化肥后,留给我们百余亩大棚使用,实现无公害种植。”

政府推动、企业引领、农户参与,以桃沟镇为典型代表的埇桥区,推行种养结合新模式,积极走出一条种养结合、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现代有机农业发展之路。

桃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博表示,桃沟镇将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坚定不移强产业,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特色化,特色农业生态化,生态农业高效化”的发展模式,坚持以建设现代循环农业为方向,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撑,着力打造特色种养产业集群,积极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想方设法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孙启梦  张士翔)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从“皖北车间”到“世界农田” 埇桥“灌溉卫士”力拓国际市场

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常态化走访外贸企业,鼓励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指导新增实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举措。

安徽宿州埇桥区曹村镇:文艺汇演倡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近日,一场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演出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文化广场精彩上演。

安徽宿州埇桥区:雕琢非遗之美 传递劳动精神

李正奎以泥为媒,以刀为笔,在方寸之间精雕细琢,勾勒出乡土中国的质朴温度与厚重深度,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