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滴酱油背后的创新故事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6-14 10:21:46

酱油,是菜肴里的魔法师,但你可知,这滴液体能够激发味蕾,是因为包含着创新密码——由参数、算法、模型等构成的“精密方程式”。

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的海天味业工厂,玻璃顶的巨大晒池排成阵列,密集的发酵罐由管道连接,灌装车间一瓶瓶酱油在传送带上运输,包装车间机器人将一箱箱成品打包运送入库。然而,整个厂区却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

1686708060053.jpeg

这是6月10日在广东佛山的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拍摄的天然阳光晒场。新华社记者龚兵 摄

多年来,企业在酱油酿造上,黄豆筛选、蒸煮、制曲、酿晒、压榨、过滤出油,传统步骤一个都没有少。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坚持传统阳光酿晒和天然发酵。”海天味业董事会秘书张欣说。

从人工筛选到AI视频选豆,从传统晒缸到立体晒罐和晒池,从人工灌装和包装到使用全自动无人化生产线,科技创新也让酱油的酿造发生了巨变。

海天味业数智化总工程师黄树亮介绍,以制曲为例,传统工艺需要老师傅们看管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观、闻、摸、尝,观察曲料的变化,确保发酵品质,“老师傅的手艺就是标准”;现在,海天味业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将过去由“老师傅”把关的参数,逐步转化为客观的数据指标。

“经过数十年积累和校正,如今,企业在酱油酿造的整个生产过程已经实现了标准化、数字化,生产线上设备的联网率已经超过80%,生产过程中有494个质量检测点,最终形成了庞大的数据体系。模型和算法不断更新,最终凝聚成了拥有上百个参数的‘精密方程式’。”黄树亮说。

XxjdzbC007003_20230614_CBMFN0A002.jpg

这是6月10日在广东佛山的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拍摄的现代化生产线。新华社记者龚兵 摄

“海天味业在智能工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数智化水平。在数智化理念引导下,努力向更高质量迈进。”海天味业执行总裁程雪说。

如果说黄豆和水是酿造酱油的原料,那么菌种,就是酿造酱油的“芯片”。

海天味业研究院院长周其洋说,从1955年海天酱油厂成立开始,企业就始终把菌种这个核心技术牢牢抓在手中,并不断投入,研发新的优质菌种,目前已经有30多个菌种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海忠说,对于传统食品行业来说,作坊式的企业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拥抱数字化、更多投入研发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助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中国味”历久弥新。

程雪介绍,目前海天味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在她看来,守正与创新一样重要,坚守传统的同时拥抱科技,让百年的风味传承,正是海天味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记者王浩明、陈凡靖、龚兵)

相关推荐
海天味业重塑蚝油品质标准:从“全蚝熬制”到全链溯源,引领产业迈向高质量时代

一湾好水,养一味好蚝。蓝色海洋的慷慨赠予,经过海天人的匠心培育,化作千家万户餐桌上的鲜美滋味,带来“鲜而不腥”的纯粹享受。

海天获评“中国检验检测科普基地”,铸就食品安全科普新标杆

9月23日,广东佛山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检验检测科普万里行(佛山站)启动仪式在海天高明阳光工厂顺利举行。

传扬中国味,让世界爱上中国味

2025年盛夏,一档叫作《一饭封神》的美食综艺走进大众视野,也走进了无数人心里。而这档节目中所探讨的传承与创新、匠人精神与服务至上的理念,恰恰与总冠名方海天的品牌内核深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