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东至洋湖镇:生态“循环链” 畅通“致富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6-26 11:21:59

“美洲大蠊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还是绿色循环生态农业的重要一‘链’。今年以来,村里积极探索‘生态种植—有机废弃物纤维化—美洲大蠊养殖’的立体生态循环种养发展模式,取得初步成效。这种方式既能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又可以发挥出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洋湖镇北山村党支部书记刘承介绍道。

据悉,北山村与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总投资120万元,建设“有机废弃物纤维化+再生与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打造“生态种植—有机废弃物纤维化—美洲大蠊养殖”的生态循环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美洲大蠊的食用饲料是由‘有机废弃物纤维化项目’生产的饲料,简单来说就是秸秆、菜秆等经过粉碎加工后的产物,蟑螂产生的粪便又可以用作凌霄花生产基地的有机肥料,一条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就这样形成了。”北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麻鹤垣介绍。

北山村总投资60余万元,建成投产了皖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美洲大蠊养殖基地,大力发展“虫药经济”。成虫干品目前在亳州中药材市场约40-50元/公斤,目前的养殖规模年产约4吨干品,预计产生10余万元的利润, 带动脱贫户10余人就近就业。

另外,北山村种植油茶160亩,在油茶种植基地,套种凌霄花40余亩,共11000珠,凌霄花可作为中药材进行销售,生态种植业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效益可观。

生态循环立体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可以通过项目实施,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建立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循环体系,带动百余人就业。“这两年,我一直在基地务工,既能照顾孩子读书又能赚钱,一天100元,比在外面好。只要基地有活干,我都不落下……”正在基地上干活的占玉珍高兴地说。

厚实的“绿色家底”扮靓了美丽乡村。近年来,洋湖镇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产品安全优质,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保障了全县农业绿色生态健康发展,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唐淳梓 汪清秀)

相关推荐
安徽东至:科技赋能 土地生金

日前,走进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吉阳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这里一共有296个黑色大棚,正等待着村民们的收割。

安徽东至青山乡:冬种羊肚菌 春收“致富伞”

近日,走进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青山乡叶桥村紫荆蔬菜合作社农业基地,营养袋旁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长势十分喜人,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