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蒙城:文旅融合,推动历史遗产“活起来”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7-12 17:05:14

2002年春季拍摄的蒙城尉迟寺遗址第十三次考古发掘现场。胡卫国 摄

近日,游客在参观蒙城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大口陶尊。代慧康 摄

蒙城县小涧镇狼山黑陶传承人李朝刚展示黑陶作品。武长鹏 摄

“你敢信吗?我家的花盆有4000多年历史。”尽管过去了30多年,一想起考古队队员看到花盆时吃惊的表情,让老毕记忆犹新。

老毕名叫毕正昌,是安徽省蒙城县许疃镇尉迟寺村村民,今年84岁。30多年前,在他的引导下,安徽考古部门从一个花盆入手,“挖”出了“中国原始第一村”——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填补了大汶口文化缺少完整聚落的空白,被列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没想到,像我家花盆这样的文物,在尉迟寺遗址出土了近万件,分别在国家、省、市、县博物馆展示。”如今已是尉迟寺遗址看护员的老毕欣慰地说。

“中国原始第一村”留下了哪些先民的遗迹?记者近日到蒙城县一探究竟。

神秘符号,引发网友关注

最近,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出的大口陶尊成为“网红”——上面刻画的神秘符号引起广大网友的热切关注。

“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大口陶尊正是出土于蒙城县。像这样的文物,目前共出土了51件,其中完整修复了44件,在蒙城县博物馆展出的有28件。”蒙城县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蔡凌凯告诉记者。

在蒙城县博物馆第一展厅,十几件形似炮弹的大口陶尊映入眼帘,呈尖底或圜底状。蔡凌凯介绍,大口陶尊是尊式之一,在新石器遗址出土很多,有的带有符号,有的不带。中国考古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院、亳州市博物馆展出的大口陶尊,都是带有符号的。

这些刻画的符号分别是“日”“月”“山”形,抽象的表达和组合,超越了简单的图画,有专家认为可能是汉字的雏形。

“陶刻符号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从上世纪60年代首次在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发现至今,几十年来都没有间断对这些神秘符号的研究。对这种符号的认识,一直处于图案、符号、族徽、文字等不同的争论中,也有学者把它们归到原始历法或天文有关的范畴之内,但是文字说一直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蔡凌凯说,陶刻符号可能是先民对所崇拜的自然现象的抽象摹画,并刻画到大口陶尊上,作为重要的陪葬品或祭祀用品。

根据考古,这类陶文刻画符号是大汶口文化的独特标志,在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大朱家村遗址、山东诸城前寨遗址都有类似发现。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蒙城与山东相隔遥远,出现相似的器物和陶刻符号,绝非偶然。

除了这些刻画符号的意义,大口陶尊的使用功能同样是个谜。

在尉迟寺遗址中,大口尊大部分是作为儿童墓葬的葬具或祭祀而用,这也是尉迟寺遗址比较典型的特征,有别于其他大汶口文化遗址。同时在遗址的红烧土房址中,亦发现其踪迹,可见它不单是作为葬具或祭祀专用。

作为生活用具的大口尊,一般装饰有很粗的斜蓝纹,口径较大、腹部略鼓,底较尖,器壁略薄于墓葬或祭祀用的大口尊。

“蒙城出土的大口陶尊,无论是数量还是保存质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这说明蒙城地区自古就有先民聚居,已经显露出文明的曙光。”蔡凌凯告诉记者。

万件文物,还原先民生活

“大口陶尊刚发现时,大家都不知道是干啥用的,我还用来栽过花。”老毕说。

上世纪80年代,蒙城地区的砖窑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老毕所在村庄附近就有十几个。

“烧砖需要黏土,村民纷纷挖地取土,经常会挖出一些陶陶罐罐。”老毕告诉记者,别人不在意,他却留了心。老毕把一些陶罐捡回家,挑拣一些外形完整的送到县里,引起了文物管理部门的注意,并上报到了省考古部门。

“当文管所人员看到我家的花盆时,眼神都变了。后来听考古队说,那个花盆专业的名字叫大口陶尊,有4000多年历史。”老毕说。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沿着大口陶尊顺藤摸瓜,最终挖掘出了“中国原始第一村”——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因在遗址上曾有一座寺庙,为纪念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被称为“尉迟寺遗址”。

第五届安徽省文史资料学术研究会会员、亳州市文史研究员韩超告诉记者,从1989年秋开始试发掘,经过1989年至1995年、2001年至2003年两阶段先后13次考古发掘,共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红烧土房址14排73间、墓葬300余座以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遗迹,出土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贵文物近万件,知名的有鸟形神器、大口陶尊、七足镂孔器、高柄杯等。

“尉迟寺遗址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距今4500年至5000年,主要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时期的文化堆积。”韩超说,从尉迟寺遗址的规模看,在史前算得上是“大城市”,因此才凸显其在考古界的重要地位。此外,遗址中的红烧土排房,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

被誉为“中国原始第一村村长”的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告诉记者,这些建筑经过统一规划、精心设计,体现出先民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发达的文明程度。

韩超介绍,从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水器、容器可以推断,这类器物与酿酒、饮酒有关。有余粮才能酿酒。尉迟寺遗址大量酒具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先民们不仅吃好粮、喝美酒,还可以狩猎捕鱼,食有荤腥。

文创产品,复活历史记忆

漫步在蒙城县博物馆,还能欣赏到精妙绝伦、富有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在继承远古记忆的同时,不断得到活态传承和创新。

大口陶尊、鸟形神器、七足镂孔器、高柄杯……记者走进蒙城县小涧镇狼山黑陶传承人李朝刚的工作室,一件件文物复制品栩栩如生。这些黑陶作品“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让“文物”显得更加富有生机。

狼山黑陶是产自蒙城狼山一带的民间制陶工艺品。李朝刚告诉记者,黑陶制作技艺复杂,光手工炼泥准备坯料就需要近一年时间。在制作时要反复拍打,拍打结束后再用泥千子把泥片刮平刮光,晾放后在陶器上面刻画。各种配件制作要反复整形,确保严丝合缝、规整协调,这样制作出来的陶器才会美观。

“县里鼓励我把狼山黑陶与尉迟寺出土文物结合起来,用民间工艺赋予文物生命力,真正让文物‘活’起来。”李朝刚对记者说,他将制作更多具有“原始第一村”特色的黑陶作品,更好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除了狼山黑陶,蒙城县博物馆里的非遗项目还包括火笔画、刻纸、锡包壶、笙的制作等民间手工艺,锣鼓棚、淮北大鼓、唢呐、琴书等民间乐器,六国棋等蒙城特有的体育竞技,以及蒙城撒汤、油酥烧饼等传统名吃,它们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

在蒙城县城鼓楼附近,卢家笙的第4代传承人卢俊军正在埋头制作笙器。

“这是我制作的最小的笙,应该也是市面上最小的笙。笙越小越难做,非常考验技艺。”卢俊军告诉记者。

成语“滥竽充数”中的竽,就是笙的一种,是古老的簧管乐器。簧片在簧框中自由振动,声音清脆。簧片的制作非常繁琐且辛苦,需要用肩膀抵住刻刀,将厚厚的黄铜磨成薄如蝉翼的薄片。

卢俊军从8岁开始便跟着父亲学习制笙。“一把笙从选取原料到加工完成,需要100多道工序,全靠手工完成。”卢俊军说,虽然制笙辛苦,他仍然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制笙。如今,在卢俊军的经营下,卢家笙的质量越做越好,名气越来越大。

也有一些非遗虽然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却以工艺品的形式传承下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蒙城县漆园街道有一种名为“葫芦雕刻”的民间技艺,至今已传承五代。

蒙城“葫芦雕刻”传承人郁灯杰告诉记者,雕刻葫芦一般先用铅笔打底稿,然后用刻刀刺破葫芦表皮进行雕刻,施刀要做到稳、准、轻、慢、巧,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一气呵成。雕刻完成后再涂上松墨,最后上光。

“葫芦雕刻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雕琢出来的葫芦给人以美的享受。”郁灯杰说。

“博物馆里的‘中国原始第一村’遗迹和非遗,也曾是古人生活中使用的东西。”蔡凌凯告诉记者,弘扬馆藏和非遗的意义,正是将先民的创造与今人的创新相结合,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好中华文明的精华,使文明之火生生不息,在世界舞台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武长鹏)

相关推荐
安徽蒙城县图书馆开展手抄竹简成语体验活动

3月16日下午,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图书馆举办了学习庄子成语“庄周梦蝶”成语活动。

安徽蒙城县: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助发展

近日,安徽亳州市蒙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蒙城县城关街道办事处、蒙城县就业人才服务中心、蒙城县人力资源市场联合开展十项暖民心行动——“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助发展”蒙城县2024年“春风行动”大型现场招聘会。

安徽蒙城县:安全标准化评审为企护航

近日,安徽亳州市应急管理局聘请三方安全机构对蒙城县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