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全球行丨探寻千年历史文脉 丝路盛景犹在眼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8-21 10:25:45

古丝绸之路横贯全境,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从天水到兰州,从武威到张掖,再从玉门到敦煌,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报道团在这里停留了8天,寻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敦煌”“莫高窟”,两个关键词便将你我从现实拉进千年历史文脉中,直观感受古丝绸之路的发展和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1692576926752.jpeg

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莫高窟记录下历史的变迁、艺术的演进,流传下包罗万象的史料。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奉命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由此被“凿空”。在莫高窟第323窟北壁西侧,绘制于唐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图”由4组画面组成,呈“凹”字型排列,每个画面有清晰的榜题。这幅图画面生动,故事情节完整,用演绎的佛教故事,讲述张骞开拓大道、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不朽传奇,堪称敦煌壁画之精品。

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同样备受世人瞩目。悬泉置是汉代长安至敦煌目前唯一可考的驿站,悬泉置遗址出土悬泉汉简共3.5万余枚,其中有字简2.3万余枚,详细记录了汉代驿置建筑规划、结构及邮驿制度。

1692576927532.jpeg

这件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的简牍——《康居王使者册》,全称《永光五年康居王使者自言献驼直不如实册》,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7枚木简编连成册,293字记录了公元前39年,来自中亚的康居王使者等一行人向西汉朝廷献贡骆驼时遭遇不公,朝廷受理纠纷、解决问题的经过。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称,此件文物不仅为研究汉朝与康居友好往来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更是见证丝绸之路繁盛通达的重要实物。

1692576925535.jpeg

男子持杖倚兽、12个人物头像活灵活现、葡萄卷草纹相互勾连,这件出土于甘肃靖远的鎏金银盘,是典型的东罗马风格器物,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有学者认为,银盘中心浮雕男子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而银盘内壁主体图案,正是通常用来表现酒神的葡萄纹。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介绍,该器物属东罗马帝国产品,经丝绸之路长途贩运至中国,是中西文化贸易交流的重要实物见证。

古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甘肃留下了无数璀璨瑰丽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透过这些丝路奇珍和文化遗产,“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古丝路盛景仿佛就在你我眼前。


策划:齐慧杰

监制:胡国香

终审:何莉 张越

记者:何问 陈倩

设计:聂毅

编辑:谭慧婷 冯筱晴 牧小湘 邱星翔

图片素材:敦煌研究院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简牍博物馆

学术指导: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张小刚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 班睿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 朱建军

相关推荐
土库曼斯坦将担任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主宾国

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的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由土库曼斯坦担任主宾国。文化和旅游部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本届敦煌文博会相关情况。

“2023丝绸之路周”推出敦煌主题大展

“都护西域骑都尉”,这枚记载有官职的汉代简牍见证了近2100年前,西汉中央政权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行使国家主权的重要历史。

丝路旅游春来早

今年1月以来,甘肃省不少古丝绸之路节点旅游城市喜迎旅游开门红。敦煌市地处丝路要塞,文旅资源富集,仅世界文化遗产(点)就有3处。敦煌各大景区今年1月累计接待游客62785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