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泗县大庄镇:“小莴笋”点燃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9-12 16:35:59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庄镇曙光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优化“发展模式”,村“两委”深入研究谋划,不断拓宽发展路径,创新以莴笋种植无缝衔接金丝绞瓜,真正做到让“闲置田”变“增收田”,大大提高了土地亩均效益。

聚焦产业优化,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盘活土地资源,充分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曙光村积极外出学习考察,研究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时节,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坚持“党组织+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设百亩莴笋种植示范区,旱时容易灌溉,强雨容易排涝。每亩莴笋产量在5000斤左右,莴笋收货前由合作社联系企业客商统一回收,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

聚集能力提升,培养集体经济发展人才。一是广育“领头雁”,曙光村加强培训致富带头人,通过实地培训、理论学习、论坛讲座等方式,在曙光村举办了大庄镇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加强了与各村产业经验交流与学习,同时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乡土能人、知识青年等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帮助群众致富增收。二是用好“排头兵”,由村书记带头学习,填补村“两委”产业知识空白,确保人人懂产业、人人会发展,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思路,明确集体和个人莴笋齐垄式种植面积,不断做大做强莴笋种植产业。

聚焦产业融合,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曙光村通过齐垄式莴笋种植进一步激发了村组干部干劲,拓宽了产业发展路径,让全体党员干部认识到想就有办法、干就有收获。在莴笋种植销售的基础上,曙光村计划开展莴笋深加工,将产品加工成莴笋干和贡菜,借用曙光村梨园“三产”融合发展经验思路,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夯实莴笋产业发展基础。目前曙光村千亩梨园、千亩元胡、百亩莴笋,羊肚菌、干豆角等集体经济产业多点开花、欣欣向荣,预计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祝嘉伟)

相关推荐
安徽泗县: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聚焦产业升级、企业培育、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徽泗县:一颗葡萄“链”动一方经济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埋头苦干”到“抬头看路”,李洁玲的成长轨迹折射出新时代农民的市场觉醒。

安徽泗县大庄镇:写好乡村振兴路上新“菇”事

对于未来的发展,泗县大庄镇将重点推动香菇深加工产业,开发香菇酱、香菇干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同时探索‘农业+旅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