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鄂尔多斯达旗系列之十:达拉滩孵出“草原绿色鹅”

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任编辑:李晓纬 2017-09-16 16:09:23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根据自己地理环境的优势,积极实施“南鹅北养”战略,将特色创新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将原本生长在南方的鹅引进到北方,采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农户签订合同,为农户提供优质的种苗,从雏鹅繁育、防疫、养殖技术培训到成鹅收购,都有跟踪服务,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走上了增收致富路,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

7月16日,笔者走进鄂尔多斯市硒旺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鹅苗育雏室内,一排排整齐的架子上满是刚孵出的雏鹅,工作人员正在给这些雏鹅喂食饮水。经过15天的精心饲养,这些鹅苗快速成长,生理机能不断完善。当育雏室与室外温度接近或鹅苗体重达到2斤左右时,鹅苗即可结束育雏,进入常温养殖状态,养鹅的农户便可接手鹅苗进行养殖。

“鹅苗出生后的半个月内死亡率比较高,如果农户没有较好的养殖技术,会带来损失,所以公司特意建立了一个育雏室,让刚孵化出的鹅苗有一个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鹅苗的死亡率。”工作人员介绍说。

该鹅养殖企业于今年3月份正式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风水梁园区落户,由鄂尔多斯市硒旺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苏众瀚禽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从事鹅苗的孵化,养殖和销售。对于达拉滩的农户来说,养鹅比较陌生,怎么养、怎么卖成为农户的最大顾虑。为此,该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农户签订合同。对于签订鹅苗合同的养殖户,公司提供6保政策,即保种苗、保成活、保技术、保销路、保效益、保回收,从而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出生15天的雏鹅,农户以18元一只的价格购买,正常养殖3个月后,鹅就可以长到8斤左右,这时候,鹅养殖企业再按照保底价60元一只收购,并以3块钱一枚的价格收购鹅蛋,除去养殖的费用,一只鹅农户大概可以挣20多元钱。

据江苏众瀚禽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惠书春介绍,一般来说南方地区更适宜养殖鹅,其实地处北方的鄂尔多斯达拉特旗自然条件也非常适合鹅的生长,而养鹅具有耗粮低、少疾病、易饲养、效益高的特点,养殖订单鹅受到不少养殖户的青睐。家住杭锦旗呼和木独镇的温福全就是被鹅吸引来的,作为当地种植大户的温福全,养鹅是外行。在对鹅养殖进行专门了解后,他专程赶来“认鹅”,计划第一批先认购6000只鹅,然后逐步扩大。

“现在单纯地靠种地增收越来越难,所以我想搞点养殖业,鹅饲养前期基本以食草为主,我种草再养鹅,能降低成本。公司还专门派技术员上门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和饲料配置以及防疫等服务。”温福全说,“达拉特旗养殖环境好,能养出生态绿色鹅,有了订单就更不愁销路了。”

据了解,鹅养殖分为肉鹅和蛋鹅两种,肉鹅的生长期为3个月到4个月,根据北方的气候状况,农户一年可以养4批到5批,而蛋鹅长到400天左右就可以下蛋了,不仅鹅蛋能卖钱,鹅粪也能卖钱。而且蛋鹅和肉鹅用青草、秸秆等就可以喂养,因此鹅养殖具有成本低,收益高,经济周转快的特点,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养殖户把鹅养到70天以上就可以销售。肉鹅的利润每只在10元到20元之间。一个种鹅要赚到50元,行情好的时候能赚到150元。”惠书春告诉笔者,“养鹅顺应了国家绿色环保、生态养殖的号召,鹅产业又出现了南吃北养的新格局,为此,这个鹅养殖企业的成立,不但给老百姓增加了一个养殖产业的选择,也为农户们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达拉特旗致力于打造草原绿色鹅品牌,将安全的鹅肉食品推广到老百姓的餐桌上,推动鄂尔多斯市鹅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户致富增收。据了解,该企业4月中旬孵化出鹅苗1.2万只,之后以每周孵化1万只的速度增长。目前,这些鹅苗已经全部订出。(本文原刊发日期:2017-07-26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张慧玲)

相关推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锚定千亿元招引目标 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2025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将以延链、补链、强链、建链为重点,用足用好优势转化、场景驱动、基金赋能三种招商新模式,聚力全域风光绿电等优势转化,统筹招引“风光氢储车”上下游产业,以全域风光绿电产业集聚优势助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进境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运

海关总署经过2天的现场考察评估,宣布鄂尔多斯航空口岸进境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3个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这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进境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运。

2022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启幕

​以“新能源、新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2022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9日在此间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