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蚌埠:聚焦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 向农业强市迈进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9-22 15:31:44

珠城广袤的田野上,稻谷飘香,玉米金黄,石榴火红,虾蟹肥美,与波光粼粼的淮河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大地以丰收的喜悦来回馈农民的辛勤劳作。

“今年是个丰收年,玉米穗大、粒多。”“丰收,就是咱农民最高兴的事。”……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近年来,安徽蚌埠市聚焦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目标,向着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迈进。

喜笑颜开 稻花香里说丰年

安徽省蚌埠市农业养殖景象(资料图片)

金秋九月,沃野飘香。在固镇县杨庙镇任胡村,数十台玉米采收机正蓄势待发,再过几天,将收割一棒棒金黄的玉米。

走在玉米地里,固镇县紫涵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启良看着金黄的玉米棒,底气十足地说:“看看这玉米,穗多、粒大,今年是个丰收年,玉米一亩能多收一两百斤。”

“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合作社一共有3998亩,十几台收割机,要不了三天,就能归仓。”任启良说。

“庄稼能丰收,咱就高兴。”任胡村村民任明利说,自从加入了合作社,和“大户”一起干,玉米收成一年比一年好,还能在合作社务工,不仅能顾家,收入也噌噌往上涨。

“秋收离不开农机装备的助力。”固镇县农机技术推广站负责人王计洋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约86.5万亩,预计在9月25日左右陆续收获。该县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农机调度和作业服务,170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及相关机械设备,目前已全部完成检修保养工作,将以最佳状态投入秋收秋种,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秋风吹,花生熟,硕果香。在相隔近百公里的五河县小溪镇,万亩“小白沙”花生迎来了丰收,田地里处处可见农民采收花生的身影。今年小溪镇累计种植花生面积达2.2万余亩,预计产量8000余吨,产值可达4000万元。

“小白沙”花生是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每到花生成熟时,大批客商纷至沓来,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花生价格连年走高,小溪镇农户们种植花生的热情上涨,田间地头大家忙着扯花生、摘花生、晒花生,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今年种植了6亩花生,长势不错,一亩鲜花生可以收七八百斤。如果忙不过来,我就晒干后卖干花生,一亩地大约能收入1800元,还是很可观的。”一位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说。

种植大户周明义随手在地里抓起一把花生,只见花生满坠藤下,每一颗都饱满干净,随手剥开几颗,红色的花生衣里面就露出白白胖胖的花生仁。“今年种了200多亩,每亩产量有850斤左右,按照干花生目前的收购价每斤6元计算,产值还是很满意的。”周明义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小溪镇围绕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培育发展特色“小白沙”花生产业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广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尤其是近年来,镇政府通过机械采购补贴等措施,鼓励农户实行机收、机种,进一步提升了花生种植采收的机械化水平。同时,小溪镇积极发展电商和花生深加工产业,不断延伸花生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形成了花生从种植、采收、储存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为广大农民带来了致富好“钱”景。

在怀远县白莲坡镇新庄村,种粮大户周玉关流转的3000多亩优质糯稻长势正旺,他信心满满:“今年风调雨顺,糯稻长势好,又是一个丰收年。”

再过几天,新鲜肥美的虾蟹将成为我们中秋餐桌的一道美味。五河县申集镇黄李村的朱凡堂,从事螃蟹养殖近30年。近年来,走“环保、生态、绿色”健康发展之路,他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成功研发培育出优质蟹苗,直接带动当地从事稻渔综合种养、稻蟹连作的养殖户100余户。

连片稻虾的沱湖乡大岗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五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本龙介绍,该村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基地务工形式,参与稻虾共作的村民达到约2800人,人均年增收4000元。

虾蟹肥美,石榴红了……

淮畔大地以丰收的喜悦来回馈农民的辛勤劳作。

产业集群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渔民丰收景象。(资料图片)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

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夯实高质量发展“压舱石”。蚌埠市坚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大力实施种业强市和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2023年夏粮总产155.5万吨,实现“二十连丰”。

与此同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蚌埠市糯稻产业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产区,总产占全国10%左右,重点县怀远县基本实现了糯稻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方晋峰说,蚌埠拥有糯稻生长的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优势,产出的糯米黏性大、品质高,其中“小圆头”粳糯米的黏度达到全国前三。怀远县是全国农业(糯稻)全产业链典型县,全省首批“一县一业(糯稻)”特色产业示范创建基地,素有“中国糯稻生产第一县”美誉。“怀远糯米”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经过20余年的滚动式发展,目前,蚌埠市糯稻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已形成兄弟食品、香飘飘食品等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糯米加工产业集群,拥有糯米加工企业近20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怀远糯米成为“五粮液”“三全”“思念”“科迪”“古越龙山”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优质原料。近年来,引进今三麦、米老头等精深加工企业,生产汤圆、粽子、麻团、面点等速冻食品以及暖心米饼、红黑抖力、玉兰酥等休闲食品,初步实现农产品加工向食品生产转化升级的目标。2022年,糯稻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2023年4月,沿淮糯稻产业集群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复。

提升科技水平增效益。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实现专业化生产与社会化服务有效结合,主要农作物全程农业机械化率达89.3%,怀远县、固镇县成功创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做大做强生产供应基地。着力建设长三角重要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众兴菌业建成全国最大的双孢菇食用菌基地,海吉星形成全省第二大蔬菜批发市场,五河现代牧业是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全市奶产量占全省半壁江山,甲鱼年产量1.5万吨,养殖规模全省第一。

蚌埠市还成立了市乡村振兴投资集团,组建乡村振兴、肉牛产业和高端绿色食品3只基金,在全面发展“10+N”绿色食品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糯稻和肉类”2个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到2027年,力争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达1500亿元。

积极打造“肉食基地”。蚌埠市加快实施百万吨秸秆变肉工程,招大引强,新增绿色食品双招项目45个、协议总投资83亿元。大成食品、桂柳食品、宏业集团等产业链条日益完善,姐妹厨房、猪掌门等名优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凸显。2022年,蚌埠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合一冷链等龙头企业仓储、物流设施省内领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特色产业是产业兴旺的抓手。随着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越来越好,这些产业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更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好路子”。

和美家园 奋力打造乡村振兴“蚌埠样板”

走进怀远县双桥集镇赵圩村,村民屋前屋后有绿植点缀,道路干净宽敞,路灯造型别致。再往前走,一条小河从村前缓缓流过,河水清澈,所到之处,处处都像是风景画。

漫步赵圩村,菊香四溢。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该镇采用“党建+合作社+务工”的模式,大力发展菊花种植,通过引进菊花种植项目,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走出了一条特色种植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菊花的收获,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收益,为周边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带来了务工收入,也扮“靓”了村庄。

坚持务实有效,让乡村成为充满魅力和希望的一方热土,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下好规划先手棋。蚌埠市突出整体谋划、乡村特色、实用导向,因地制宜高标准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217个村完成规划编制,329个村正有序推进。祠堂村、大岗村、大蒋村等一批精品示范村各具特色,彰显皖北田园风光。

实施乡村建设“千万工程”,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蚌埠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指出,当前,蚌埠市正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聚焦走好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城乡融合、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之路。

突破创新,建立人居环境“新机制”。为全面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强化农民群众的自律意识,率先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立法,出台了《蚌埠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办法》,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法制保障。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优秀,五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怀远县、固镇县获得“安徽省2022年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市委党校讲师江海洋表示,近年来,蚌埠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不少村庄发展乡村旅游,村庄处处有风景,村民居住更舒心。龙亢镇黄洼村、申集镇大董村、王庄镇钓台村等,环境都很不错,而且有自己的地域特色,让人来了就不想走。而这些,与乡村治理密不可分。

希望的田野上,丰收画卷五彩斑斓,乡村和美,村民们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而不久后的秋种又播下新的希望,积蓄干劲阔步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明天。(文字:陈春怡   周芳林    供图:蚌埠市委宣传部)

相关推荐
安徽蚌埠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精准发力促就业

2023年12月开始,蚌埠市人社部门创新方法、精准服务,深入开展服务劳动者求职和企业用工的“春风行动”。

安徽蚌埠:创新运用开发EOD模式 打造淮河生态综合治理样板

近年来,蚌埠借鉴和运用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实施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靓淮河”工程,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实现经济效益、防洪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增值,用绿色发展为淮河流域城市治理,树立了一个新样本。

安徽五蒙高速沱湖特大桥盖梁施工圆满结束

1月29日下午,五蒙高速施工现场再传捷报。随着沱湖特大桥51号左幅盖梁浇筑完成,标志着大桥顺利完成全部盖梁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