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南宁9月25日电(记者 何丰伦)9月16日至19日,东博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7个东盟国家恢复包馆,参展的品牌企业较往年增多。数据显示,中国连续14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从2004年的1000多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9753.4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乏力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逆势攀升,双方贸易额20年间增长了16.8倍,已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今年前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2%。双方对扩大金融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深化金融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东盟国家将从多个领域加快与中国人民币本币交换的深度和广度,多方将推动“一带一路”共建步伐的加快。
一方面是中国—东盟自贸区范围内多国贸易额的持续增长,对货币发行的需求持续上扬,另一方面则是各国均不愿继续遭受单一货币体系“货币霸权”、隐形“铸币税”的盘剥。中国—东盟自贸区范围内多国连续遭到美元体系货币及债券政策的影响,给自身发展带来巨大金融风险,越来越多国家更频繁地推动跨境交易本币结算。
加快本币结算业务的拓展及渠道的创新
缅甸中央银行行长丹丹瑞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范围内各国经贸往来带来大量跨境交易和支付需求,降低风险、减少不确定性是必由之路。减少单一货币依赖,促进本币结算应该是一条较为清晰的路径。老挝中央银行行长本勒·新赛沃拉翁同样认为,随着东盟与中国间贸易和投资额快速增长,双方应探索更多使用本币结算的机会,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把风险降到最低。
泰国中央银行助理行长阿丽萨娜·马哈森塔娜则认为,促进使用当地货币有助于加强贸易,降低泰中企业货币汇率波动风险,泰国央行当前正与中国人民银行商讨进一步加强两国本币结算合作。此前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与泰国银行(中央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700亿元人民币/3700亿泰铢,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此后,中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通过持续展期的方式,不断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扩大中泰间本币使用,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下一步,将探索更为直接便利的方式。
推动以本币为基础的交易定价权建设
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政商界代表对加快商品循环,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稳定的大宗商品流通渠道表示了高度认可。2023年上半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613.8亿元,占广西外贸总额的47.6%,其中,大宗商品发挥进口“压舱石”的重要作用,从东盟进口各品类大宗商品增速超40%。据介绍,近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今年1至7月共进口大宗商品1279.2万吨,同比增加81.2%。
近日,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联盟在第15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正式启动。联盟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深度合作,促进供需对接和信息共享,实现联盟内成员企业“抱团增信”,有效提高物流企业的融资能力和信息交互能力。联盟将构建以物流金融联盟为中心,带动商品循环、生产循环、金融循环、信息循环的“一环带四环”的发展模式,以广西为起点,着力优化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物流企业、贸易企业及供应链企业的金融服务,推动中国—东盟经贸金融深度合作。
推动跨境支付平台在成员国内广泛应用
跨境支付渠道摆脱对单一货币支付体系的依赖,一方面有利于改善金融领域便利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范围内金融信息交流的安全体系构建,规避因“信息差”造成持续被单一货币体系“货币霸权”收割的危险。
阿丽萨娜·马哈森塔娜介绍,泰国已与部分东盟成员国建立了二维码支付联系,希望在此基础上实现与中国的二维码支付联系。柬埔寨中央银行副行长罗速·万那烈表示,柬埔寨国家银行作为该国货币和银行监管机构,支持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和跨境支付中的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中国支付平台也在柬埔寨得到广泛应用。
图为参观者前往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盟商品展区(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全面加快产能需求领域产业链融资渠道建设
2023年,一支外商投资股权投资(QFLP)基金在广西钦州市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成立,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和海上风电等项目。广西自贸区新基石能源投资中心运用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政策,将首期实缴资金134万元从香港汇入其在建设银行钦州港自贸区支行开立的资本金账户,标志着广西首笔“QFLP+跨境人民币”业务成功落地。
老挝总理宋赛表示,中国作为在老挝投资的国家之一,投资总额排在第一位。他希望加强与中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让更多的老挝农产品出口到中国,同时加强工业领域的合作,欢迎更多的中国企业到老挝投资。
本勒·新赛沃拉翁希望,老挝和中国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下一步的目标是,希望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项目,东盟国家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均能实现通过稳定货币渠道来进行融资。降低投资交易成本,降低潜在风险,形成多方共赢的贸易和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