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里约热内卢9月29日电(记者赵焱 陈威华)“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支中国乐曲,巴西的交响乐团参与演奏,如此美妙,让我难以忘怀,这体现了人文交流的魅力”,自学中文多年的巴西律师马尔科斯·路德维希(Marcos Ludwig)对记者说。
28日晚,来自中国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杜玄在里约热内卢市立剧院与巴西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梁祝》,为巴西人民、更为在巴西的华侨华人献上了一份特殊的中秋盛宴。
在当晚的“世界音乐系列·中国专场”中,杜玄时而悠扬时而有力的小提琴声与巴西交响乐团的伴奏琴瑟和鸣,完美演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起立鼓掌、呼唤返场。
本场音乐会的指挥罗伯托·蒂比里萨(Roberto Tibirica)说:“我是第一次指挥这支乐曲,应该在里约历史上也是第一次。我非常喜欢,这是中国人民创造出的类似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诗篇,不但有优美的旋律,还讲述了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我们通过艺术认识地球另一边的文化、另一边的人,也许这就是生活的艺术。”
在巴西生活了6年多的张桂珍是云南人,看到音乐会的广告后立刻买了票和家人一起来到市立剧院。“化蝶的旋律一响起,我立刻就想到了家乡,特别是马上就到中秋节了”,她说。
指挥蒂比里萨也知道中秋节对中国人的意义,他说:“我小时候生活在圣保罗,家附近就是东方人的社区,所以我知道中秋节。也很荣幸能够在中国传统佳节之际来演奏中国的乐曲。”
来到里约前,杜玄还与巴西利亚国家剧院交响乐团在巴西利亚演出过一场,同样受到欢迎。杜玄告诉记者,通过两场演出,看到巴西观众对中国音乐的接受非常顺畅,完全没有障碍。
他说:“虽然音乐是抽象的,但音乐描绘的内容是具象的,比如楼台会部分,乐曲一下子就把当时的气氛烘托出来。在排练时候我会给当地乐手简单讲述一下整个故事,但有时候即使我什么都不说,他们通过音乐也能够立刻体会到要表达的内容。”
与中国驻巴西大使馆一起促成这场音乐会的巴西交响乐团基金会副主席弗拉维娅·莱特(Ana Flavia Cabral Souza Leite)说:“音乐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交流的工具,音乐能够跨越所有障碍、跨越国界,因此是连接世界各国人民的桥梁。中国和巴西相聚遥远,文化差异很大,但这也让两国文化交流变得更加丰富。”
莱特还表示,与中国音乐人、乐团合作一直是巴西交响乐团基金会的愿望,“近些年来巴西与中国贸易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都很多,我们也从中国学习到了很多,但在文化上还应该有更多交流,我们希望通过音乐让两国人民走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