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合肥庐江:打好交易服务“组合拳” 赋能公共资源“新动力”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10-31 16:01:37

今年以来,合肥庐江县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管理智能化为目标,积极推行“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有效推动传统交易向智慧交易转型,促进交易平台更加规范高效、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

推行交易“不见面”,交易过程“全透明”

“现在不用到现场就能报名,我们只需坐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可以下载招标文件,看到所有需要的信息,并且所有人在开标前都不知道有几家报名,谁报了名。这样公开透明操作,我们企业参与项目投标就放心多了。”安徽臻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感慨说。

庐江县运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实现各环节“不见面”办理,交易“云上走”,实现异地远程评标工作常态化。全面实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机制和政府采购意向公开,方便市场主体实时了解项目交易动态,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每个环节都“晒”在阳光下。今年以来,通过网络共上传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等1690份,开展异地评标项目248个,实行“不见面开标”项目715个,项目金额达58.97亿元。  

创新服务“前置式”,跑出交易“加速度”

庐江县康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庐江县县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庐江县国有资产投资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每年需要招标的项目有几十个。

“县里为重点项目招投标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了项目招标程序,为我们加快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该单位工程部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庐江县创新“保姆式”服务,重点加强标前服务,一次性告知招投标程序前置条件,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建立与行政监督部门、各方交易主体、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间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重点保障庐江重点民生工程推进。截至目前,共发放《标前联系服务函》166份、提示卡123份、电话服务300余次,上门服务86人次。同时,全面优化交易流程,针对不同类型项目,最大限度减少交易资料,取消进场资料重复提供、重复查验等环节,精简各类进场交易申办资料共6项。

为企减负“出实招”,优化营商“软环境”

近日,安徽地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向庐江县公管中心送来了“高效主动办实事,服务企业暖人心”的锦旗,对庐江县公管中心主动作为,上门服务,协助企业退付多年前的保证金表示感谢。

庐江县以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主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服务举措,降低交易成本,交易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多维度多环节开展投标保证金清理工作,2023年共梳理清退历史沉淀投标保证金33家共计173.1万元,切实为企业减负降压。全面推行电子保函,减少投标人的资金占用。今年以来,累计开立电子保函276笔。同时,为解决中小企业中标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后出现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探索推行“中标贷”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帮助30余家企业凭中标通知书和合同申请专项贷款,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卢敏)

相关推荐
合肥庐江县乐桥镇:公共文化空间里的“暑期乐园”

7月以来,合肥庐江县乐桥镇通过“非遗传承+现代教育”的多元活动模式,开设系列特色文化课堂,将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暑期文化乐园”,让乡村少年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浸润的快乐假期。

安徽庐江汤池镇:猕猴“落户”河畔林 生态美催生乡村振兴“绿色动能”

近日,庐江县汤池镇一处临河的葱郁树林中,几位眼尖的村民发现了灵动的身影,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在林间跳跃嬉戏。

安徽庐江:守护350年树龄古桂 绽放生态文化魅力

​在安徽合肥庐江县汤池镇百花村,一株树龄350年的二级古桂花树亭亭如盖,在村两委的精心管护下,这株古树愈发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