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一江文脉焕新生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3-11-09 10:57:15

11月9日,以“弘扬长江文化时代价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的2023长江文化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八方学者相聚南京,共同解读万里长江千年文脉。《中国•长江文化发展城市指数报告(2023)》和《长江文化发展蓝皮书2022-2023》两项重要研究成果在南京发布,系统展示与江共生的南京之变。

大江东去,奔涌数千年。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有着2500年建城史、450年建都史,历史上多次成为长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中心,既是文学、艺术、科技兴盛的“天下文枢”,也是长江文化沟通中外、连接世界的重要枢纽。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南京城墙、龙江船厂遗址、浦口火车站旧址、渡江胜利纪念碑、扬子饭店旧址……南京依江而生,伴江而兴,积淀了厚重的长江文化“家底”。各类历史文化遗存地域分布广、时间跨度长、数量规模大,仅百公里长江南京段就拥有9 处全国、8处省级文保单位。

近年来,南京一直在探索可持续的长江文脉保护与传承,让长江不仅有历史、有现在,更有未来。灵活运用“微改造”等办法,推进颐和路、下关大马路等重点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赓续城市文脉,留住历史记忆。充分发挥南京长江大桥、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作用,以文立心,培根铸魂。同时,加强南京云锦、金陵刻经、秦淮灯彩、南京白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城人”和谐共生的画卷在南京徐徐展开。幕燕滨江风光带、燕子矶滨江公园、八卦洲环岛湿地自然景观带、建邺鱼嘴湿地公园等多个城市滨江公园串珠成链。南京将生态自然景观与长江渔业文化、长江诗词文化、郑和航海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生态修复、风貌保护、文脉延续、品质提升,古都江韵焕发新彩。

文化传承离不开“老手艺”的坚守,弘扬文化更需要“数字化”的助力。南京借助数字化技术,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江苏段)南京示范平台、南京文都数字云平台等,着力打造“数智长江”发展新高地。“数智长江”建设已延展至南京多个景点街巷。“数字长江”元宇宙博物馆,南京城墙云景区数字化展示与互动平台——“云享城墙”……各类智慧旅游应用场景逐渐拓展,新时代长江美丽图景逐步绘就。

千百年来,长江古都文化、长江海丝文化、长江秦淮文化等文化景观在南京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共同构成了熠熠生辉的南京长江文化。历经时间洗礼,经久不衰的南京长江文化历久弥新。(余伟婷)

相关推荐
长江安庆段发现野生江豚群

长江安徽段是江豚在长江干流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安徽已建立安庆、铜陵2个江豚自然保护区和2个迁地保护水域,江豚数量约为260头。

长江沿线城市共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为厘清长江文化脉络,揭示水脉背后的文明密码,近年来,长江流域沿线地区紧抓长江文化发展机遇,围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长江文旅融合、长江文化与城市更新等,积极推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

《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台实施

记者5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