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东至尧渡镇:黑木耳释放“富”能量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11-13 15:54:38

走进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大庄村黑木耳基地,一列列整齐摆放的木耳菌棒在地里错落有致,一朵朵水墨色木耳形态迥异,竞相生长。农户们穿梭在菌棒行列之间,忙着采摘、搬运、晾晒成熟的黑木耳,整个流程有条不紊,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现在正值头茬木耳的采收时节,我们从早上八点采摘到下午,活轻巧,还能照顾家里。”正在采摘的付满霞不慌不忙,边说边迅速挑拣个头饱满的木耳收入囊中,眼疾手快地忙活着,不一会儿工夫便装了满满一箩筐,“整个木耳采摘季持续四五个月左右,总体上挣个七八千不成问题,比外出打工强多咧。”

据了解,大庄村地理开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黑木耳产业落户。2021年,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大庄村因地制宜,把黑木耳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积极流转土地、筹建基础设施,带领大户选种育种,推动黑木耳大面积种植。

“我们的菌棒都是自主人工研制的,将木屑、杂柴、石灰和麦麸等严格配比制成原料袋,待高温灭菌后打孔塞放菌种,后续只要等其在发菌室内将菌丝全部长白后,方可室外培育。前几个月早晚都要浇灌,保证充足适量的水分,黑木耳才能‘茁壮成长’。”基地负责人查正国满怀信心地介绍道。

据悉,新鲜木耳要采摘及时,晾晒更要抢抓晴好天气。“天气好的情况下,晒个2-3天就可以打包运往市场上销售了。”查正国边说边用运输车将农户们采摘好的新鲜木耳运送到晾晒大棚,顺便耙开挑拣,“我们选用的‘皖黑木耳1号’品种,相比于普通的木耳品质更优、出耳更早、耳形圆整、长势密集,实现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双增’,在市场上抢手得很呢,这两年就靠这些‘小耳朵’带来不少的收入。”

目前,尧渡镇大庄村共种植黑木耳30多万棒,每年10月底到次年4月中旬出耳,每茬每个菌棒可收获2斤湿木耳,期间可以采摘6岔以上,预计干木耳总产量有6000公斤。同时还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镶嵌”在产业链上,整个生产过程,当地务工人员达40余人,年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小木耳俨然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东至县不断整合资源、挖掘乡村特色,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全县有48个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种植面积7000亩,产量约14万吨,一二三(产业)产值将达13亿元。未来,东至县将进一步通过政策扶持、人才引进、技术指导等方式,产业、就业两手抓,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王超  黄郑)

相关推荐
安徽东至:科技赋能 土地生金

日前,走进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吉阳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这里一共有296个黑色大棚,正等待着村民们的收割。

安徽东至青山乡:冬种羊肚菌 春收“致富伞”

近日,走进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青山乡叶桥村紫荆蔬菜合作社农业基地,营养袋旁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长势十分喜人,

安徽东至尧渡镇:便民服务,“益”起赶集

近日,东至县尧渡镇团结社区联合小区物业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在盛誉华庭小区开展“服务于心,便民于行”文明集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