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京津冀签署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3-12-26 09:22:42

新华社石家庄12月26日电(记者秦婧)京津冀三地25日在河北雄安新区共同签署《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并发布系列协同创新成果,以扎实举措推进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

方案指出,接下来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将重点实施5大行动共16条具体举措。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协同提升方面,将建立海关监管协作机制,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提升京津冀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三地港口协同发展互联互通方面,建立京津冀陆港、空港、海港协作机制;金融创新协作发展方面,推动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金融机构加强联系,为自贸试验区内主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协作推进方面,广泛集成各类监管数据资源,加强产业合作平台建设和技术市场融通合作;资源便捷流动协同促进方面,建立完善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机制,支持三地自贸试验区“信息共享、创新共推、模式共建”。

此外,京津冀共同发布了“1+5+18”系列协同创新成果,即1个《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报告》、5个分领域专题报告和18个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制度创新案例。

《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报告》梳理总结了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产业发展、通道物流、政务服务、要素流动等5个方面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成果,分析了三地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5个分领域专题报告总结了近年来相关领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取得的成效。

18个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制度创新案例中,三省市分别包含6项,包括京津冀知识产权“三协同”“三维”保护体系、京津冀代谢性疾病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模式、率先建立绿色租赁评价机制服务京津冀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

相关推荐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内蒙古继续成为全国投资热土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引进国内到位资金830.4亿元,同比增长37.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7.7个百分点,实现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

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观察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建设十年来,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140余项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