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首个强制性国标为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立规矩”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4-01-02 09:52:23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记者邹多为)2024年1月1日起,我国首个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强制性国家标准《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拥有了国家层面的执行标准。

这是记者12月31日从海关总署获悉的。

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是世界卫生组织对缔约国口岸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国际卫生条例(2005)》中明确,缔约国应在指定的机场、港口和陆地口岸,具备监测发现、科学预警、有效应对公共卫生风险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具体来看,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内容包括口岸卫生检疫监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环境卫生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多方面内容。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一级调研员杨光表示,该核心能力建设对于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打造卫生安全的口岸环境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进出口贸易的便利化水平。

据了解,我国于2009年正式启动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目前已有273个国家开放口岸达到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要求,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

杨光表示,下一步,海关总署将尽快配套发布强制性标准的释义和量化考核指标,推进该标准在全国所有开放口岸落地实施。同时积极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中国标准、推广中国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公共卫生治理方面的软实力及话语权。

相关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尼泊尔消除风疹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18日宣布,尼泊尔已经消除了风疹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并称这对于一个齐心协力保护其人民免受疫苗可预防疾病侵害的国家来说是一项“非凡的成就”。

赞比亚接收中国捐赠口服霍乱疫苗

赞比亚卫生部5月27日发布公告说,中国向赞比亚捐赠的10.83万剂口服霍乱疫苗已于本月初运抵首都卢萨卡,目前储存在卫生部门指定的冷链设施中。

“硬联通”“软联通”并进——云南口岸建设全面起势见效

2023年,云南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口岸经济,实施口岸建设行动,一体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市建设,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