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硬联通”“软联通”并进——云南口岸建设全面起势见效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蔡容涵 2024-12-01 15:57:46

口岸,是开放的前沿,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2023年,云南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口岸经济,实施口岸建设行动,一体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市建设,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2025年,是口岸建设发展三年行动、陆路口岸实施方案的收官之年。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商务厅获悉,2023年以来,云南省以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口岸智慧化“软联通”为突破口,建立完善口岸建设项目库,多渠道筹措46.27亿元资金,集中力量推进45个重点项目建设,一体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市建设,全省口岸尤其是边境陆路口岸建设全面起势见效。

更优

形成“1+3+4+N”发展格局

云南省共有28个口岸,其中陆路口岸21个(公路19个、铁路2个)、航空口岸4个、水运口岸3个,口岸数量位居全国第4。

在布局优化中,云南构建了以昆明国际枢纽口岸为核心,以磨憨、河口、瑞丽重点枢纽口岸为龙头,以孟定清水河、猴桥、天保、关累港物流节点口岸为支撑的“1+3+4+N”发展格局。

看老挝方向——

坚持资源向磨憨集中、政策向磨憨倾斜,今年1—10月磨憨铁路口岸完成进出口货运量351.2万吨,发送国际旅客22.9万人,分别同比增长10.9%和136.4%,成为全国通关效率最高、货运增速最快、面向东盟最大的铁路口岸。

看越南方向——

2024年5月,河口公路口岸南溪河新联检大楼作为云南省公路口岸功能提升第一个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出入境旅客年通关能力提升到1500万人次。

看缅甸方向——

瑞丽口岸智慧化通关项目、姐告国门综合查验通道、中缅街边民出入境专用通道、芒市机场国际旅检货检提升改造4个重点项目完工,畹町口岸芒满通道综合提升改造、章凤口岸进出口查验货场2个项目加快建设,中缅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更快

口岸通关更便捷

口岸更智慧——

率先,成为云南智慧口岸建设的关键词。

云南在全国率先出台智慧口岸建设指引,磨憨(公路/铁路)、河口公路、瑞丽(含畹町)、猴桥、孟定清水河等6个智慧口岸建设试点项目基本完成,运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口岸查验效率和管理效能,推广运用快捷通关、远程查验、运行管理数字化等技术,猴桥智慧口岸将率先在全省实现货运车辆数据跨境合作。

创新,成为云南口岸通关的关键词。

云南持续创新通关模式,推广应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附条件提离”等通关模式;边检机关自主研发“旅游团队批量导入”“跨境学童信息采集”等查验系统,并在昆明、瑞丽、磨憨等口岸设立“一带一路”专用通道,打造全国通关效率标杆。

更广

为开放拓展空间

口岸扩量提质成效明显——

畹町口岸扩大开放芒满通道、勐满口岸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昆明、丽江、玉溪、普洱、楚雄、大理、西双版纳、红河、文山9个州(市)。全省提高水运口岸发展水平,快速推动关累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建成投入使用,为我国通过水运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进口水果开辟新航道。

口岸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全省依托口岸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推进口岸与物流、贸易、产业、城乡融合发展。昆明空港型、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澜湄快线+”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截至目前,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总量已突破1000万吨。

此外,全省指定监管场地在促进榴莲等水果进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边民互市贸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加强边民组织管理,设立175个边民合作社和48个互助组,注册3.2万户个体工商户,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向落地加工延伸,2024年新增落地加工企业23家,全省累计达到49家。(记者 韩成圆)

(原标题:“硬联通”“软联通”并进——云南口岸建设全面起势见效)

相关推荐
缅甸媒体代表团开启“诗意中国西部行”

为增进缅甸媒体对中国西部地区的了解,促进中缅民心相通,4月23日,来自缅甸5家媒体机构的代表在昆明市开启“诗意中国西部行”2025年上半年缅甸媒体来华参访活动。

磨憨铁路口岸进口首批老挝锰矿砂

记者4月21日从昆明海关了解到,近日,一列载有1616吨老挝锰矿砂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在海关监管下顺利入境,这是磨憨铁路口岸进口的首批老挝锰矿砂。

一季度云南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货值同比增长44%

今年一季度,昆明海关共为云南省出口企业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2.4万份,签证货值43.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29%。其中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货值2.65亿元,货值同比增长44%,企业凭证书可获进口国关税减让约66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