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外交部:中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1-04 09:38:12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马卓言)今年是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30周年。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中方推进专利国际合作和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相关举措时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国际专利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和世界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

汪文斌说,中方高度重视国际专利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入PCT30年来,中方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修订完善,不断完善国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申请人通过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和世界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

汪文斌表示,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以专利技术为支撑,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加速释放创新活力。目前,中国太阳能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12.64万件,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排名前10位的重点企业全球有效专利量超10万件,领跑绿色低碳产业,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中国不断扩大知识产权领域对外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外申请人在华开展商业活动和知识产权布局意愿不断增强。”汪文斌说,数据显示,近10年共有11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申请专利25.3万件,年均增长5.4%。截至2022年底,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有效量达86.1万件,同比增长4.5%,充分体现了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认可。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则,加强与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让创新更多惠及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汪文斌说。

相关推荐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东南亚地区知识产权法律环境调研及乳企出海策略分析报告》正式发布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携手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的《东南亚地区知识产权法律环境调研及乳企出海策略分析报告》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第三届年会上发布。

外交部:中方愿与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各方深化互联互通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9月23日表示,中方愿与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各方深化互联互通,携手推进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让开放合作的红利更多惠及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