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周卫江:近三年四川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双升” 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超20%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4-01-12 10:00:0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副局长周卫江1月11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引领金融机构着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引入量增、期长、面广、价优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助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建设。

周卫江介绍,2023年前11个月,累计支持近1.7万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241.5亿元,较年初增长19.4%,近半数为中长期贷款或信用贷款;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230亿元;科技保险围绕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环节,提供全链条全周期风险保障,承保企业4143家次,居全国第二,保障金额近600亿元。

“我们坚持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金融支持厚植发展沃土。”周卫江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联合实施川渝科技金融一体化发展行动,优化完善金融支持体制机制,在成都、绵阳等地建设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开展“科技金融专员”试点。

周卫江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紧密协同产业发展,将金融保障措施纳入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计划,实施金融赋能四川新型工业化主引擎“融雪行动”,汇聚产业发展合力。近三年来,四川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双升”,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超过20%,对三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授信5150亿元。

周卫江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坚持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同步推进。2023年,该局推动省政府提出“制造业贷款增速不低于15%、中长期贷款增量不低于1000亿元”的目标,配套出台专项激励办法,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增加投入。

截至2023年11月末,四川制造业贷款余额8368.3亿元,支持核心企业建链超百条,中长期和信用贷款占比分别超过50%、30%;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超2000家,国家级“小巨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5%;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承保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

相关推荐
财经聚焦|迈向更高能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速建设

在中央金融委员会6月18日对外发布《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后,一系列金融政策举措渐次落地,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能级持续提升。

财经深一度丨金融管理部门缘何瞄准“跨境支付”持续发力?

金融管理部门为何如此关注跨境支付?又将在哪些方面贡献“中国智慧”?从2025陆家嘴论坛上释放的诸多信号中,或能找寻到答案。

浙江省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稳外贸

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冲击,浙江外贸企业反应迅速,以多元化布局、内销转型和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探寻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