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不搞“终身制” 安徽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活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9-19 17:08:48

新华丝路网合肥9月19日电 (记者王菲)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地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日前安徽省出台《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加强和规范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与管理,推动形成“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专项”的“塔式”结构和梯度推进、滚动发展格局。

依据《管理办法》,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将按照竞争择优、扶优扶强、动态调整方式进行管理,坚决杜绝“终身制”。

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和新型园区在产业领域、产业基础、创新能力等5个方面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的,可以申报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享受资金、土地、创新等政策扶持。

按照规定,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获批后第2年开始纳入年度考核。每年第一季度,由依照政府采购程序确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开展考核评估。连续2年评估得分60分以下的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经领导小组审议后予以摘牌。据悉,目前安徽已拥有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4家。

统筹推进“三重一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大决策部署。

据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介绍,《管理办法》的出台既要求省级重大基地、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建设中明确工作责任,强化资金、政策等要素保障,同时又对申报、评审、认定和考核评估等行为作了具体规定,防止“暗箱操作”,尽可能减少行政自由裁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容错免责机制,对符合免责情形的,可依法依规容错免责,既保护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又预防违法违规,保障“三重一创”建设沿着法治轨道持续运行。

相关推荐
创新开路 破局而立——安徽自贸试验区五周年观察

今年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五周年。作为我国第六批自贸试验区之一,五年来,这片范围近120平方公里的创新热土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为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能。

安徽:“高效办成一件事”从“能办”,迈向“好办”“智办”

安徽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推动改革从单一政务服务场景,向内部协同、行业监管等领域延伸拓展。

制造“向新力”助力中国打造全球投资“热土”

作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的安徽省新兴产业与跨国公司对接会近日在安徽合肥举办,来自美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20位国际工商界人士与会。多名人士表示,对即将在此间开展的系列合作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