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莴苣大棚“种”出好“丰”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2-19 16:01:52

莴苣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优秀的食用、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在合理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努力向绿色、无公害、优质、安全方向发展,除销售本省,还远销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实现农民增收,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日前,在夹沟镇辛丰村周胜水种植家庭农场,走进莴苣大棚里,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排排莴苣整齐地排列在田埂上,翠绿挺拔,长势喜人。农场主周胜水正和农艺师李科拔出一棵莴苣,仔细查看长势、讨论种植细节、预测产量。

周胜水说:“咱们这个基地现有面积将近60亩地,44个大棚,这几年冬季种的是越冬茬的莴苣,亩纯效益大概3000块钱左右,春节前的价格会好上一些。”

该家庭农场还通过“土地轮作”模式,到春季莴苣销售结束之后,接茬种植早春西瓜,早春西瓜每一年的效益大概在五六千块钱,有效提高了土地效益,实现一田多收。

莴苣的大规模种植在给周胜水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受益,用“菜篮子”鼓起农民“钱袋子”。

周胜水说:“我们这里现吸纳长期工人10余人,到农忙时例如西瓜授粉、销售及出售莴苣的时候,基地还需要三四十个工人同时干活,每天工资80元左右。同时,也给我们村带来一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每亩大概是200块钱。”

基层农技人员是农业发展与进步的中坚力量,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应用的主力军,是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夹沟镇300亩冬季大棚莴苣的良好生长,离不开农技人员的及时指导。

夹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李科介绍道,进入冬季以来,通过指导种植户加固棚室,防止有坍塌现象。指导温度、湿度的控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水肥栽培以增加产量、品质。

李科表示:“希望通过我们指导,力争保证农户的大棚莴苣能安全越冬,提高经济效益,有一个好的收成。”

据了解,2023年,埇桥区莴苣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左右,并被纳入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如今,莴苣种植已成为埇桥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孙启梦)

相关推荐
安徽宿徐现代产业园:三措并举优化机制提升效能

今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宿徐现代产业园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发队伍干事热情,推动园区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安徽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以创新招商之笔 绘就产业新画卷

今年以来,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通过创新多种招商方式,成功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落户,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安徽宿州埇桥区永安镇:白术飘香产业兴 村民增收有“良方”

日前,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永安镇双鑫村的白术种植区,只见连片的白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