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意正浓,走进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展沟镇苏桥村侯保坤种植合作社食用菌大棚,一股菇香味扑鼻而来,工人们正忙着将成熟的蘑菇修剪、采摘、分类装框,一排排食用菌袋整齐摆放,一簇簇鲜嫩肥厚的蘑菇像“小云朵”一样从菌袋中伸出“脑袋”,甚是喜人。
“这用玉米芯和锯木木屑为原料种出的平菇,像盛开的花儿一样。”侯保坤笑着介绍道,他今年新种植的4000余袋,平菇不仅品相好,而且产量高,每袋可产鲜菇5斤左右,总产量大约2万余斤,效益相当可观。
说起侯保坤种蘑菇的经历,还要追溯到10年前。在了解到食用菌项目后,他敏锐地察觉到商机,尽管家里的日子紧紧巴巴,但还是挤出钱购买了图书资料,在家里搞起种植试验。
可是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预期效果,不服输的侯保坤便开始边走边看,边学边做。经过几年努力,侯保坤终于以自己独特的制菌方法和培植方法,独立研制出菌种,并建起了自己的食用菌大棚,开启创业之旅。收玉米芯、粉碎玉米芯、高温灭菌、接菌、养菌、采摘……这样一轮长达45天的缜密种植,让他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多年的种植经验,成熟的种植技术,让侯保坤种植出的平菇口感鲜嫩、清新爽口。“种蘑菇不仅要精心控制好大棚的温度、湿度,更要全身心地投入,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严谨的种植过程,让他的平菇几年来一直十分畅销。
“平菇的品质高了,只要成熟期一到,就被周边的超市和饭店直接订购了。”侯保坤看着一筐筐平菇被放到货车上,满脸笑意地说。
大棚种植平菇具有生长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每个菌棒可以采摘4至5茬,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与此同时,许多村民选择到合作社打工,高峰期采摘人数约为12人,每人每月超过收入2000元。
“菌菇基地给我们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收入也很可观,我们家有两口人都在这里务工,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呢。”正在大棚采摘平菇的王佩云喜悦地说。
乡村要振兴,全靠产业带。如今,种植食用菌已经成为展沟镇的特色产业。目前,当地正不断探索食用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引导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全力有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种植水平,优化品种结构,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增添动能。(武梦馨 黄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