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利辛县永兴镇:小香菇撑起群众“致富伞”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3-19 16:24:20

眼下,正是大棚蘑菇的采收季。走进安徽亳州市利辛县永兴镇法堂村兴业种植有限公司香菇大棚基地内,一朵朵色泽深厚、肉质饱满的香菇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包上,淡淡的菌香扑鼻而来,工人们在大棚间忙碌穿梭,采摘已经成熟的香菇,一筐筐经过精选的香菇正在等待装运。

香菇大棚的主人李开正在向工人介绍采摘技巧:“采摘时要旋转着轻摘,不能硬拉硬拽,否则会拉坏菌丝,影响二次生产;采摘时要注意保持香菇外形好看。”采摘的工人都是附近村民,每季采摘、菌棒制作的时候,香菇大棚都需要大量人工,附近村民都会前来务工。

李梅家里有年迈的公公婆婆,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家人之前主要靠丈夫在外务工收入过日子。最近几年她成了香菇大棚的工人,出香菇时,她负责在大棚里采摘;平时,她在仓库里帮忙分拣,每月有3000多元以上的收入。李梅说:“在家门口挣钱还能顾家,不耽误农活,家乡的发展给我们老百姓越来越多的挣钱机会,生活是越来越好。”

大棚香菇的种植实现了公司、农户、村集体同时受益,群众共享产业红利,小香菇撑起群众“致富伞”,助力实现产业兴旺、村强民富。

“头茬菇现在已接近尾声,基本采摘完了。目前大棚内全是我们培育的新品种香菇,菇形圆整、菌膜紧包、色泽洁白、无空根、无白心、无异味,很受市场欢迎。”李开高兴地介绍着。

近年来,利辛县永兴镇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谋划布局,坚持“绿色+特色”发展思路,利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盘活农村的人力、财力、土地等资源,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李开是从2014年开始种植大棚香菇的,刚开始的时候因不懂技术没有设备,没赚到钱,经过多年的摸索,李开现在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香菇的种植技术且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如下,李开夫妇成立了公司,大棚也建了38个,占地60亩,成为远近驰名的“香菇大王”。下一步,李开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研究种植更多的香菇品种,增产增收。

菌菇产业属于绿色循环农业,多年来,永兴镇一直紧紧抓住食用菌产业,利用群众丰富的种植经验和长期积累的产业优势,以及当地充足的资源,积极探索发展香菇、羊肚菌、金耳、赤松茸等食用菌种植,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徐凤雷)

相关推荐
安徽利辛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提出2025年八项主要工作

2024年12月29日上午,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亳州新能源学校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

安徽利辛县马店孜镇:建好乡村路 铺设“致富路”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马店孜镇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实施扩面延伸工程、自然村通硬化路、联网路工程,着力解决“末梢路”“断头路”问题,铺就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安徽利辛县望疃镇:种植小小黄心菜 村民增收“黄金菜”

近年来,望疃镇始终坚持用党建引领点燃产业“引擎”,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人才服务于产业链上,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打造“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