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绿色向新 “碳”寻未来——中法生态城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3-21 10:02:52

“可持续城市不仅是可能实现的前景,更是我们必须实现的目标。我们在武汉开展的讨论、提出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就,都将为我们未来在生态转型各领域,开展更多、更广、更多元的合作铺平道路。”3月20日,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在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的视频致辞中表示。

当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签约十周年暨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武汉举办。500余名中外嘉宾汇聚一堂,探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人类共同课题。

武汉与法国的情缘悠久。作为两国合作交流的基地城市,中法建交60年来,武汉同法国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已成为法国在华投资最密集、人员最多、交往最密切的城市之一。

XxjdzbC007081_20240320_CBMFN0A002.jpg

3月20日,法方嘉宾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签约十周年暨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活动现场发表主题演讲。(采访单位供图)

2014年3月26日,中法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在武汉市建设中法生态城的合作意向书》,两国政府决定共同建设一座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新城。10年过去,武汉市郊蔡甸区一片39平方公里的池塘田野上,一座生态新城拔地而起。

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安防机器人园区“跑腿”巡逻、5G监控系统对园区水电进行智慧管理……经北京绿色交易所碳中和认证的光控特斯联武汉智慧产业园,是中法生态城探索零碳产业园区的样板之一。

“产业园内‘智慧’无处不在。”产业园技术工程师杨士波说,通过“光储直柔”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发电可满足园区20%的用电量。在双碳智慧展厅大屏上,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电网系统、电力负荷等实时数据一览无余,实现能源按需分配。

追求绿色发展、倡导低碳生活,这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数据显示,十年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累计完成投资727亿元,招商引资总额10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蓝绿空间比例达6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8平方米,已成为国际合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

1710982773911.jpeg

3月20日,企业代表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签约十周年暨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活动现场签约。(采访单位供图)

20日上午,在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活动现场,58个聚焦生态环保、绿色经济和城市建设等领域的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到606亿元,其中法资项目11个。

武汉市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过融合中法两国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可持续发展经验,高标准制定总体规划,积极促进产城融合,着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正让这座欣欣向荣的生态示范新城拔节生长,成为中法经贸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记者熊琦、乐文婉)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国际联运通道正式双向贯通

近日,首列从哈萨克斯坦的十月镇始发、满载着55车共110个货柜小麦粉的中亚班列,经阿拉山口岸入境,顺利抵达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香炉山站,并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进行分拨,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正式实现去程与回程的双向贯通,湖北省第二条与中亚及欧洲贸易的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全面打通,进一步提升了武汉在国际物流中的枢纽地位,形成了更为完备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物流体系

中欧班列(武汉)首趟零碳绿色班列成功开行

编组55辆、装载着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75063次列车8月13日10时45分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吴家山站开出,作为中欧班列(武汉)开出的首趟零碳绿色班列,其将经阿拉山口出境,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投运

2月11日9时许,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生活用品等商品的列车,从阳逻港货场缓缓驶出,这是阳逻港作为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首次投运,将为湖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再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