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打造向北开放“首站地”

来源:黑龙江日报 责任编辑:蔡容涵 2024-04-30 16:27:43

近日,记者从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局获悉,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扎实推动对俄合作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积极进展,干成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难事,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示范,经济社会发展对全市和全省的贡献日益突出,对俄合作成为最显著的特色标识。成立近五年间,实际利用内资、进出口总额、新设外资企业数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分别为48.4%、38.1%、31.6%,均高于全省和全市3个百分点以上。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是国家级对外开放承载平台,是对俄及东北亚合作的核心枢纽,被赋予“对俄及东北亚全面合作的承载高地和联通国内、辐射欧亚的国家物流枢纽”的战略定位。自2019年成立以来,片区立足对俄合作现实需要,复制推广全国先进地区改革成功经验252项,推出195项自主创新案例,其中49项入选省级创新实践案例,“企业许可无感续证”入选国家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南北共建飞地产业园区”入选全国第三批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多项改革举措得到中央深改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高度认可,片区正努力成为深化改革和压力测试的试验田。

与此同时,片区聚力科创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培育和创新生态构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区内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数占全市35%,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占全市30%,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45.9%,增速连续三年超40%,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处于国内第一梯队,不断释放科技赋能和创新引领的新动能。

片区正做大做强自由贸易和向北开放的新平台。围绕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对外开放的重点产业项目,组建国际招商公司,多次赴俄罗斯、德国等国及我国香港等地开展商贸洽谈,建成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全国首例引用俄气供暖发电的轩辕集团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完成调试,对俄消费类电子产品加工区、俄罗斯国家馆等平台类项目加快建设。2023年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82.6%,实际利用内外资均居全市首位。

片区持续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新生态。率先推出“跨境发证”“一业一证”“无感续证”“视频验证”“承诺代证”等“五证”审批服务,探索外籍商贸人员口岸签证便利服务新模式,开通全省首家RCEP原产地证明打印服务,不断提升便利化水平,切实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片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及省市加快建设“开放龙江”、打造“向北开放之都”的工作要求,打造向北开放“首站地”,当好对俄合作的“中间人”,成为承载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记者 薛婧)

(原标题: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打造向北开放“首站地”)

相关推荐
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获推广

商务部近日印发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供各地因地制宜学习借鉴。

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公布

记者8月27日从商务部获悉,国务院日前批复《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方案当天在商务部官网对外发布。

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的核心抓手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强调,要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