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港口城是斯中两国互利共赢的典范”——斯里兰卡人眼中的科伦坡港口城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麓伊 2024-05-21 10:15:51

新华社科伦坡5月20日电(记者伍岳 车宏亮)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港口城建设已进入第十个年头,是斯里兰卡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十年间,港口城从填海造地到招商引资,如今已初具一座蓬勃发展的新城雏形。

51f881a1a2e1408385bdb6a1d0afad77.JPEG

这是3月27日拍摄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一景。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在期盼斯里兰卡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的当地人眼中,中国企业到斯里兰卡投资建设为当地带来机遇与希望,双方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这是斯里兰卡第一个填海造地工程、第一个进行总体规划的海滨新城、第一个专门的经济特区……”港口城副总经理图勒西·阿卢维哈雷一口气列举了一连串的“第一”。他说,来自中国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这些都是港口城让斯里兰卡获得的最直接收益。

419c548245f7427386ca6e3bfef2669c.JPEG

这是3月27日拍摄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的沙滩美食广场。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阿卢维哈雷说,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他的中国同事们,那就是“专业”。“在填海阶段,中国工程师为当地员工传授了很多先进经验,促进了斯里兰卡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协调与当地民众的关系同样是保证港口城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科伦坡港口城经济委员会主席迪内什·维拉科迪表示,港口城一向欢迎民众对项目提出问题或意见,并十分乐意同公众直接交流。

“建立信任和理解很重要。港口城一直努力提供透明、清晰的信息,努力确保每个人都能了解项目的目标和益处。”维拉科迪说,十年来,港口城逐渐获得当地民众信赖。

c4c9acf8d6b4414dba9ab6cff72eff66.JPEG

3月27日,工人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的施工现场进行作业。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如今,定期有园林、建筑、设计等专业的斯里兰卡大学生到港口城参观实习。港口城景观设计师瓦萨纳说,大部分来实习的学生都希望能再到这里工作,他们认为港口城可以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好工作环境。

“港口城是目前外国在斯里兰卡最大的投资项目,无论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还是斯里兰卡经济困难时期,港口城项目都没有撤离,而是按计划高质量推进。现在它已成为斯中两国互利共赢的典范。”斯里兰卡投资促进部国务部长阿穆努加马说,中国投资在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等方面为斯里兰卡提供大量帮助,实实在在增进了斯里兰卡人民福祉。

1b640703ca0c4113967af12c8ffafefc.JPEG

3月27日,人们行走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的沙滩美食广场。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谈到自己不久前赴中国参加投资贸易洽谈会并参访厦门等城市,阿穆努加马惊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他表示,中国经济毫无疑问将继续保持高水平,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高新产品也将更好服务全球市场。

“斯里兰卡经济已走上恢复轨道。我们期待也相信更多中国投资者能够为斯里兰卡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就像港口城项目那样。”阿穆努加马说。

相关推荐
风起云南 情牵山海——“港口之夜”山海青年文明对话会斯里兰卡主题活动侧记

当地时间8月19日晚,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主办的“港口之夜”山海青年文明对话会斯里兰卡主题活动在科伦坡举办,活动包括青年云茶会、“来自郑和故乡的问候”非遗展演、“世界遗产游斯里兰卡计划”发布仪式等。

专访|上合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彰显吸引力和生命力——访斯里兰卡国际问题专家拉纳拉贾

斯里兰卡知名国际问题专家、斯里兰卡“一带一路”组织创始董事亚西鲁·拉纳拉贾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既体现出包容性,又彰显吸引力和生命力。

云南在斯里兰卡开展“光明行”活动

近日,“心联通云南行”斯里兰卡“光明行”亮睛仪式在科伦坡国王医院举行。随着覆盖眼部的纱布被揭开,100名接受复明手术的斯里兰卡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