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六安金安区椿树镇:“蚯桃”套种效益高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5-24 16:56:12

走进安徽六安市金安区椿树镇林下特种种养殖基地,郁郁葱葱的桃林映入眼帘,果子缀满枝头。桃林下,一陇陇牛粪绵延上百米,扒开牛粪梗子,里面红艳艳的小蚯蚓一个劲地往外拱。这种“桃林+蚯蚓”的套种养模式,既提高了土地产值,又省去了反复施肥的成本,使用过的牛粪又可作为有机肥料对外出售,一举多得,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近年来,蚯蚓供不应求,价格飙升,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种养殖大户项阳看准这一时机,流转椿树镇陈庵村200多亩土地发展林下种养殖,种植桃林170余亩、无花果树30亩、新建蚯蚓大棚6个,同时联系周边养牛场,购买牛粪在桃林和无花果树下养殖蚯蚓70余亩。“我养殖的蚯蚓是太平2号,市场上很热销,每月都有药材店老板、养殖场老板直接到我基地进行购买,根本不愁卖。”项阳介绍,蚯蚓生长周期短、成活率高,基本每个月就可卖出一茬。“按照每亩产蚯蚓600斤,一斤12元算,今年下来光蚯蚓可卖500多万元,再加上桃子、无花果、有机肥都能卖,综合效益十分可观。“明年我打算把剩下的桃林下面都养上蚯蚓,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畜牧养殖—粪便—蚯蚓—有机肥—农业种植”循环林下经济模式建立养殖基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每个月蚯蚓养殖需要靠肥、铺膜、回收,桃子、无花果等经果林需要管护、采摘,种养殖基地一年四季都要用工,用工高峰期每天需要数十人,工资每人每天70-100元不等,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家门口就业。

下一步,椿树镇将立足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引导群众发展这种林下立体种养模式,增家土地附加值,向土地要效益,让村集体经济更强、群众的腰包更鼓、乡村的环境更美。(朱志刚)

相关推荐
六安市金安区:全程机械智能“加码” 水稻单产提升“跨栏”

4月29日上午,安徽省水稻单产提升农机化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活动在六安市金安区孙岗镇拉开帷幕。

六安市金安区:白鹅产业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白鹅产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引进皖西白鹅养殖和深加工龙头企业,

六安市金安区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 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今年以来,六安市金安区人大常委会以人大监督之力,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