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安徽亳州市蒙城县乐土镇,一场由“牛经济”带动的乡村振兴正在悄然兴起。乐土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不断探索肉牛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早部署、重宣传,先补栏、再扩栏。乐土镇成立了由农业、环保、创业、国土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每周专题调度肉牛发展,日常工作中侧重在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积极性上下功夫;在研判形势、找准提质加速着力点上下功夫;在会商讨论、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上下功夫。通过细化任务,多措并举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发展。
排资源、再改造,优环境、解难题。乐土镇秉持优先盘活闲置资源的原则,按照宣传发动、入场调研、试点示范、加强调度四个步骤,组织管区书记、包村干部、村干部对全镇闲置学校、村部、废旧养殖场等资源进行全面摸排,完成实施改造闲置养殖场、校舍及废弃农房8处,共计63.5亩,新增肉牛1311头。不仅解决废旧养殖场、闲置校舍的遗留问题,又解决了发展肉牛养殖的土地问题。
强措施、建规模,促加工、共融合。乐土镇以“招商引资、返乡创业”为抓手,建立专班综合协调工作机制,通过农业部门+招商部门不断碰撞信息,梳理出返乡创业发展肉牛养殖46人、意向新增养殖1.7万头。
目前全镇坚持以提质量、铸品牌、增效益、护生态为主线,以“多养牛,养多牛,养好牛,卖好牛”为宗旨,围绕“繁育、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完善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的肉牛产业发展体系,依托“园区+公司+农户+科技”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开展标准化、规模化肉牛养殖。(李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