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24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成功举办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4-05-30 15:12:57

新华丝路北京5月30日电(陈瑜)近日,由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主办,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24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会议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国探索与国际启示”为主题,从事国内外农业农村发展研究的专家学者、会员代表以及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编辑等200余位嘉宾相聚狮子山下,进行了多方位、深层次的交流。

653340fed91c416d96886a441fdf45fb.png

图为开幕式现场。(韩鑫垚摄)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在开幕式上表示,深入探讨交流乡村全面振兴规律,及时总结中国实践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和会员代表能够在加快构建中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积极作为,为推动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在致辞中回顾了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深化制度性开放是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新的驱动力量,希望研究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国内外农业经济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推动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多贡献。

bf7ae638288a459c842a2f6b5f3eb582.png

图为开幕式现场。(韩鑫垚摄)

在主旨报告会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从全球粮食危机的视角审视中国粮食安全治理,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提出了健全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的对策建议。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于爱芝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中非农产品贸易韧性的影响,认为中非农产品贸易长期向好但短期面临风险,贸易便利化能够显著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有助于提升中非农产品贸易韧性。

针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倪国华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视角,从共同富裕、未来农业出发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可推动高质量城镇化与经济结构转型双轮同步,合理引导资本和技术要素进入农业以弥补劳动力要素流出后的生产力水平下降。

围绕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碳市场建设相关话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可认为可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建立农业碳交易系,这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机制。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胡冰川作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副会长、监事长曾寅初作第八届监事会工作报告。按照研究会章程,本次会议选举产生第九届理事会、监事会、常务理事会、研究会负责人。新当选的第九届理事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海鹏表示,新时代背景下,研究会将在质和量两个方面更新域外问题研究,以更新的知识系统指导推动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关推荐
国企担当与创新实践双向赋能——云天化股份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径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在产品研发与生产上持续深耕,更以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力量。

中国“农科城”杨凌搭建上合组织农业交流合作平台

正在中国“农科城”杨凌举行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塔吉克斯坦杏和公司负责人普洛特·阿舒罗夫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他带来的杏干、桑葚果糕、果茶等产品,颇受展会观众青睐。

津吉粤三地倡议:农业领域将深化省际合作交流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日前在天津召开,18日下午举办的“海河之约·津吉粤省际合作交流活动”中,津吉粤三地共同发布了《津吉粤深化省际合作交流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