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手拉手”同发展 共筑中国—东盟防灾减灾防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4-06-01 11:30:19

fb8f796bc9254c5e91173d33fa596be4.JPEG

5月27日,在老挝万象市举行的中国—老挝友好城市应急管理“手拉手”活动现场,中老双方开展火灾消防处置实操授课。新华社发(何刚成摄)

新华社南宁5月31日电(记者杨驰)为推动“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加强中国—东盟灾害管理合作机制建设,中国—东盟友好城市应急管理“手拉手”活动日前在柬埔寨、老挝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是“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14项合作举措首个落地项目。

活动期间,中国应急管理部门政府人士、专家学者、专业教官团队等与当地应急管理相关人士就自然灾害社会化灾情采集技术应用、基层综合减灾助力韧性建设、广西南宁市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建设等领域开展了专题讲座和理论授课。

3f7f489d8c334834bf913a49747e1b3b.JPEG

5月25日,在老挝万象市举行的中国—老挝友好城市应急管理“手拉手”活动现场,教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操作。新华社发(何刚成摄)

在柬埔寨暹粒省班迭斯雷县的水域训练场,针对当地洪涝灾害的基本水域救援的特点,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教官团队为当地应急管理领域相关部门的50多名政府官员、社会组织代表开展了实操培训。在老挝万象市,中方教官团队为当地80多名消防、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和志愿者开展了公共事件紧急医疗处置和火灾消防处置等实战演练。

柬埔寨和老挝相关部门对中方在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领域的经验做法表示赞赏,感谢中方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的支持,愿与中方就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韧性城市建设、社会力量应急救援网络建设等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中方代表团负责人表示,本次“手拉手”活动将更好地为柬方和老方涉灾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提供应急能力培训和救灾实操培训,未来将更多在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等方面合作,提升当地应急救援能力。

相关推荐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粮仓”握手 共享发展机遇——河南加快与东盟粮农合作

郑州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达1091.5亿元,东盟成为河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这一趋势在2025年仍在延续,前8个月双方进出口达743.1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