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凤阳总铺镇:昔日的低产田 如今的金粮仓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6-13 15:59:32

三夏生产正当时,机声隆隆麦收忙。在安徽滁州市凤阳县总铺镇鹿塘村金黄色的麦田里,6台280马力的大型收割机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收割作业,随着收割机的行进,一排排麦穗瞬间变成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被收入仓内。

据了解,这是种粮大户王从道承包的地块,共计3000亩。王从道一个外地种粮大户到鹿塘村承包土地就是看中了农田改造后地块大,机耕道路、沟渠等配套设施完善,特别适合机械化生产。在大型收割机的帮助下,3000亩的麦田也只花了2天时间就全部颗粒归仓。“今年的小麦产量不错,我承包的地平均每亩产量达1100斤,基本上把全年的种粮成本都收回来了,再种夏粮就是纯利润了。”种粮大户王从道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鹿塘村地处总铺镇鹿塘水库西麓,虽靠近水库,但地势高,属于典型的江淮分水岭岗地,水利条件较差。2023年,在上级财政资金的投入下,在县政府的大力推进下,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在该村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高标准农田改造过程中,鹿塘村因地制宜,宜旱则旱、宜水则水,将水源条件差的岗地顺势改造成200亩一块的大旱地,同时清淤扩建塘坝26座,清运土方36万方,配套沟渠7610米、涵管1150座,根据蓄水量科学测算,在塘坝周边设计建设了12亩左右一块的水田,共计2800亩,充分发挥了农田水利设施作用,让低产田变旱涝保收田。

通过此次高标准农田改造,老百姓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粮食的单产上去了,土地的流转价格提高了一大截。鹿塘村还通过统一流转收取适当的流转服务费算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可以更好地为群众办事,加强村中公益事业和村庄管护力度,使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杨辰)

相关推荐
安徽凤阳县文物普查员的一天

文物普查员们走过的每一处荒野角落,都是文物保护的职责所在;采集到的每一块砖瓦陶片,发现的每一处文物遗迹,都是标明文物点内涵的重要证据。

《中都故阙 遇见“纹”明》:通“纹”达艺

明中都,坐落于淮河之畔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境内,是明初首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

《中都故阙 遇见“纹”明》:“纹”江学海

明中都,坐落于淮河之畔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境内,是明初首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