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在开罗举行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7-05 10:32:36

新华丝路开罗7月5日电(记者姚兵、闫婧)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罗办事处的支持下,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埃政府机构、文化、建筑、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嘉宾共同参与。

233939060669100033.jpg

这是 7 月 3 日在埃及首都开罗拍摄的“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及人文科学助理总干事加布里埃拉·拉莫斯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成为了连接中国和埃及的桥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持续开展促进跨文化交流的行动,去保护我们共同的遗产,塑造更好的未来。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致辞表示,此次活动是长江之滨与尼罗河畔的对话,是南京与开罗的携手共建,是两国青年的相逢相知,对于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233939256358383616.jpg

7 月 3 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现场,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致辞。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埃及-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华大使阿里·希夫尼致辞表示,中国和埃及的悠久历史和古老的文化遗产为丰富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两国将持续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共享繁荣的未来。

233939228399316993.jpg

7 月 3 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现场,埃及-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华大使阿里·希夫尼致辞。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中国驻埃及大使兼驻阿盟全权代表廖力强致辞表示,中埃作为两大文明古国,拥有值得骄傲的共同遗产。中方愿与埃方一道,共同践行两国元首关于中埃构建命运共同体战略共识,推动两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在埃及民族复兴道路上,中国始终是埃方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朋友。

233939129065615361.jpg

7 月 3 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现场,中国驻埃及大使兼驻阿盟全权代表廖力强致辞。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主旨演讲阶段,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姜波从全球视角出发,以良渚、泉州、景迈山为案例,解析了世界遗产理念在中国的发展与演进,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经验对全球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经验与贡献。

233939202491183105.jpg

7 月 3 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现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姜波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开罗大学工程学院可持续建筑环境系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包容性政策研究室专家莫森·阿布纳加说,“期待看到更多青年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中的行动。”

活动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负责人梅赫达德·沙巴罕现场进行《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主题集——建筑、古迹和城市化》主题推介,追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筑交流的历史和地理印记。“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主题展览也同期举行,聚焦中埃及途经的重点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河流为线索,充分展示具有城市特质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中国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合作成果。

本次活动特别举办长江-尼罗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青年对话会,围绕“河流流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全球合作”“青年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中的作用与行动”等议题,邀约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罗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展开文明对话,让中埃文明在碰撞交流中擦出青春火花。

233939153337888769.jpg

7 月 3 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在“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青年共创项目启动后合影。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活动期间,“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青年共创项目同步启动。该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开展,选取兼具历史底蕴与发展潜能的区域,统筹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开展空间设计方案竞赛等。

233939093032431616.jpg

7 月 3 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在“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青年共创项目启动后合影。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本次活动是“感知中国”走进埃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之一,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开展长江之滨与尼罗河畔的对话。作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品牌活动,“感知中国”致力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全球文明对话,促进世界人民相知相通,共建姹紫嫣红文明百花园。

 

相关推荐
埃及寻求丝绸产业本地化

埃及政府20日发表声明,埃及农业部长和地方发展部长当天出席了建设埃及首个天然丝生产中心的合作议定书签字仪式,此举旨在实现丝绸产业本地化。

守护红海沙漠生态——中电建华东院埃及风电项目的绿色实践

在埃及红海省广袤的干旱荒漠上,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的苏伊士湾阿蒙内特500兆瓦风电项目,不仅是“一带一路”全球绿色能源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更凭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友好型施工实践,为干旱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生态保护样本。

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举行

当地时间9月4日,“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在埃及卢克索省立图书馆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