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国首个进口再生金属原料目的地智慧检验监管试点常态化运行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路佳琪 2024-07-16 15:23:30

“我们通过半年多的时间,对全国首个进口再生金属原料智慧检验监管系统进行了升级,强化了信息跨区交互通道建设,实现了口岸与属地海关全流程信息化对接,进一步提升了进口再生金属的检验监管效能。”南昌海关所属鹰潭海关副关长陆超说。

07d10315d0784a54bce29c5577740950.JPEG

日前,一批从韩国进口的再生铜从宁波口岸入境,经海铁联运直达鹰潭国际陆港。监管系统从货物源头、口岸、目的地实施全链条智慧检验监管,宁波至鹰潭的再生金属进口物流通道及信息化系统全线打通,标志着全国首个进口再生金属原料目的地智慧检验监管试点正式常态化运行。

“再生铜查验比例高,要在港口排队等待通关,如果遇到抽样送检则需等待更长时间,不但增加了通关时间和成本,也加大了货物资金周转压力。”贵溪临港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江丽芳说。

铜产业是鹰潭工业的“定海神针”和外贸支柱。鹰潭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鹰潭市进口再生铜7万吨,同比增加101.2%;价值41亿元,同比增长106.3%。为进一步破解铜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原材料进来难、产品出去难的瓶颈,南昌海关创新开发进口再生金属原料智慧检验监管系统,实现源头管控、智慧风险预警、在途实时监控、智能辅助查检、后续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中的多维度风险判别参数的智能研判模型,通过对每批次货物质量状况进行实时智能分析,得出“红黄绿”风险通道差别化判定结果,从而实施不同的检验措施,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在开发智慧检验监管系统的同时,南昌海关通过与宁波海关共同研讨口岸监管流程优化、电子信息交互等方案,共同解决进口再生铜转关业务难点和堵点,实现属地与口岸监管链互联互通。进口再生铜入境后,通过铁海联运的模式,整列转关至鹰潭国际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相比传统模式,口岸物流实现全电子化让流转时间减少20%。(记者 朱兆恺 叶昱汝 胡官慧)

(原标题:全国首个进口再生金属原料目的地智慧检验监管试点常态化运行)

相关推荐
兰州海关推出十八条措施 加力推动甘肃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3月13日,兰州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据该关党委委员、副关长齐志宇介绍,兰州海关将推出十八条措施,支持甘肃省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加力助推甘肃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4万亿元

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4万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3.88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4%;进口2.66万亿元,同比下降7.3%。

2024年黑龙江省进口食用水生动物超1000吨 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国内市场对进口鲜活海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哈尔滨海关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内生发展活力,提升口岸检疫监管效能。2024年,黑龙江省进口食用水生动物1028.51吨,同比增长152.46%,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