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泗县山头镇:“实践队”人才下乡,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7-29 17:38:12

盛夏热气弥漫,重重鸟语,处处蝉鸣,田野中绿意盎然,农作物茁壮成长。近日,宿州学院“‘豆’志昂扬·扬帆起航”实践队前往安徽泗县山头镇大柏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带队老师、大柏村科技特派员王传之的引领下,实践队走乡村、访农户、进田间,深入大柏村农业生产一线,通过交流学习、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与种植户、企业家面对面,用科技“绝活”助力乡村振兴。

立足实际,把握问题关键。活动开展前,实践队通过与大柏村书记、种植户、企业家等人员的交流,了解到当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产品销售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壁垒。针对大柏村农田广袤,农作物产量不低,但农户收益不太理想的情况,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实践队的老师和同学们认真聆听大家的想法,多角度思考、多维度分析、多方面总结大柏村的农业发展问题。

深入田野,现场把脉问诊。在村委会成员的陪同下,实践队首先来到了山头镇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园区,重点观摩园区中的大柏村绿慧食用菌产业园。他们先后查看了恒温种植大棚、储存车间、烘干车间、多功能厂房等香菇生产设施,询问了香菇的成本、产量、价格以及销售等情况。针对香菇栽培中易出现的“烂筒”、“黑斑病”,科技特派员王传之建议,要严格控制种植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一旦发现香菇病害,立即转移菌棒。此外,对于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的运营情况,王传之建议,要继续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积极探索创新,加快构建“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保的相互融合。

精心谋划,仰望未来发展。炎炎夏日、热气蒸腾,正是大豆生长茂盛之际,也是大豆追肥、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随后,实践队一行来到大柏村千亩连片大豆种植区。作为“大豆育种”领域的专业研究者,王传之带领实践队成员走进田地、亲近豆苗,向他们讲解当地种植的大豆品种、生长周期、营养状况等知识要点,普及大豆苗期除草、追肥以及查苗、补苗、间苗、定苗等管理要点。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交流,实践队员们实实在在地了解到大豆种植的挑战与需求,并就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技术革新以及如何通过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讨论。仰望未来,王传之建议,大豆产业发展应联合种子企业、农技推广部门、农产品加工厂等有关部门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种植、经营、售卖等生产环节的稳定性,让农民种好豆、收好豆、卖好豆。

从“书本”到“农田”、从“理论”到“实践”,以科技特派员和大学生为主体的人才下乡实践活动,是一次实现“科技在田野间‘生根发芽’、人才与乡村‘双向奔赴’”美好愿景的积极探索。(许梦慧)

相关推荐
安徽泗县:金丝皇菊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金秋十月,安徽宿州市泗县大庄镇东风村的金丝皇菊种植基地一片灿烂金黄,百亩菊田随风起伏,清雅的香气弥漫田间。

安徽泗县供电公司:为新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供电保障

针对花卉大棚等产业特点,国网泗县供电公司对涉农产业的供电线路和重点用户开展负荷监测和隐患排查。

安徽泗县虹城街道:重阳节里的“暖文章”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10月28日,安徽宿州市泗县虹城街道张乔村一场以“孝老爱老 爱满重阳”为主题的活动,将简单的节庆仪式,升华为一场聚人心、暖民心、筑同心的基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