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陆空”产业新动能观察|行稳:四轮“国货之光”缘何走俏海外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4-08-03 15:48:24

新华社南京8月3日电(记者何磊静)冲压、涂装、总装,1.2万个零部件随后“变身”一辆新能源皮卡,200多种车型配置同步生产……走进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的上汽大通“智能工厂”,能感受到“国货之光”新能源汽车蓄势“出海”的强劲动能。

f81423a9765d4e6998a258215c204d87.JPEG

图为在上汽大通无锡生产基地内,一辆辆新车经过最后测试迎来下线。新华社发

“截至去年底,我们在海外累计销量已超30万辆,其中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销量占比超90%。出口欧洲的80%以上车型都是新能源汽车,可以说已经成为海外高品质中国车的代表之一。”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6月,投资额达30亿元的上汽大通“大型纯电性能皮卡”项目落地无锡惠山区,并面向全球市场输出产品。对开门四座设计、座椅可180度旋转、续航里程预计超1000公里……在该款纯电皮卡的生产线前,电脑、机器人和无人传输带互相协作井然有序,国产高端皮卡正“马不停蹄”新能源化。

而在江苏苏州的太仓港,面积25万平方米的汽车堆场上,近万辆国产汽车排队“出海”,场面蔚为壮观。据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汽车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在该码头所有出口的汽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进一步扩大,占了近六成,数量同比增长超120%。

截至去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连续9年全球产销量第一。在制造业大省江苏,2023年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达1949亿元,规模全国居首,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同比增长3.6倍。

“出海”动能澎湃得益于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展迅猛。全球每10辆电动汽车就有1辆的电池来自江苏常州,这座被誉为“新能源之都”的小城如今集聚3000多家新能源领域企业,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之首。

据位于常州的动力电池厂商中创新航介绍,目前国际客户,尤其是欧洲高端客户对于国内电池厂商的需求正不断提升,不仅要求中国供应商源源不断提供产品,还希望企业能在本地建设配套工厂。为应对欧洲客户需求,中创新航已启动葡萄牙的电池工厂项目,预计2026年能建成投产。

齐全的产业链配套助力整车生产提速。上汽大通的100多家零配件供应商中,无锡地区的一级供应商就超过45家。而在常州新北区的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件件汽车座椅被制作完成后,被运到仅仅几公里外的比亚迪智能整车工厂。2022年1月,比亚迪在常州开始推出新能源汽车,带动当地逐渐形成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18d0d49010d24b1085de873895757d79.JPEG

图为在上汽大通无锡生产基地,自动焊接机器人传输带上一台台焊接机器人正在工作。新华社发

新能源汽车行稳致远的驱动力是对创新的孜孜以求。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的“智能工厂”通过投入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大幅提升智能化程度,产能由建厂之初的年产5万台提升至20万台。在理想汽车常州生产基地,产线已实现焊接、自冲铆接等多个环节100%自动化,超3000种零部件可智能配送至相应工位,产品增值增效成果显著。

“正是因为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迭代快,生产的产品质量出色,才得到越来越多海外高端客户青睐,人家才愿意持续购买中国造的产品。”中创新航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推荐
记者手记|中国新能源车成老挝街头常客

近年来,比亚迪、奇瑞、极氪等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渐成老挝各大城市街头常客。凭借质量过硬、设计新颖和配置丰富,中国新能源汽车逐渐在这里站稳脚跟。

布局中国!丰田雷克萨斯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上海取得实质性进展

4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丰田汽车公司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丰田独资的雷克萨斯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