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特写:走在中非合作“幸福路”上的肯尼亚青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4-08-28 11:20:27

4877e926a1ae4c5785fbb98044236821.JPEG

来自肯尼亚的北京交通大学留学生卡里乌在北京接受采访(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小鹏 摄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走在中非合作“幸福路”上的肯尼亚青年

新华社记者王小鹏、王修楠、吴子钰

2017年初,当高中毕业的卡里乌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铁路管理知识时,肯尼亚仅有一条一百多年前由英国殖民者修建的窄轨铁路。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相距不到500公里,火车跑完这段窄轨铁路却要耗费约9个小时。

当年5月,一条由中企承建的现代化标轨铁路——蒙内铁路正式通车,将两个城市之间的铁路旅行时间缩短了一半,成为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成功典范。在蒙内铁路成为方便肯尼亚货物运输、民众出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幸福路”的同时,卡里乌的人生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d5d20615e3b449018a7ab21f5887b2e8.JPEG

2023年9月,在肯尼亚蒙内铁路内罗毕站,乘客坐在即将开往蒙巴萨的客运列车车厢内。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在蒙内铁路开通前,北京交通大学与承建蒙内铁路的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了联合培养肯尼亚本科生项目,为肯尼亚乃至东非区域铁路运输行业输送管理人才。在报纸上看到招生广告后,卡里乌毅然决定报考这一项目,并被成功录取。

在中国,四年的本科学习使卡里乌和他的肯尼亚同学们掌握了铁路规划和维护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一项目分三批招收100名学生。目前,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已进入肯尼亚铁路部门工作。他们不仅是中肯和中非友好合作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和传播者。

2021年完成本科学业后,卡里乌回到肯尼亚铁路局担任助理工程师,工作职责包括在蒙内铁路沿途巡检。“我的工作是发现轨道上需要修理或维护的部分。”卡里乌说。此外,他还参与了肯尼亚铁路局的铁路规划工作。

“蒙内铁路开通已7年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铁路对拉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作出的贡献。”卡里乌说。

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建设的首条铁路,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数据显示,蒙内铁路建设为肯尼亚创造了近5万个就业岗位,培养了2800多名高素质铁路技术和管理人才。据肯尼亚铁路局估算,这条铁路对肯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2%。

0a110582426e45488fa218d4b6334268.JPEG

这是2023年9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拍摄的蒙内铁路内罗毕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在肯尼亚铁路局工作近两年后,卡里乌感受到了“本领恐慌”。为了进一步学习交通领域专业知识,早日实现成为铁路专家的梦想,卡里乌决定回到北京交通大学,于2023年开始攻读土木工程硕士学位。这一年,恰逢两国建交60周年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在中国学习多年后,现年26岁的卡里乌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可以轻松地通过扫码支付购买他喜欢的东西。平常,他爱喝中国绿茶,就像喜欢喝肯尼亚的袋泡红茶一样。在假期里,他乘坐高铁游历了中国的许多地方,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家人一起感受这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国度。

目前,卡里乌正在更加深入地了解铁路工程专业知识,学习固体力学、钢结构和先进混凝土材料等课程。在完成研究生学业后,他计划回到肯尼亚工作,为改善肯尼亚交通基础设施尽一份力。

“当我回国时,我将运用我所学到的所有技能,助力肯尼亚成为铁路领域的地区强国。”七年前离开家乡时,年少的卡里乌曾这样谈起他的愿望。今天,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这位年轻的非洲铁路工程师离梦想也更近了一步。

相关推荐
全球瞭望丨肯尼亚媒体:中国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肯尼亚主流媒体《星报》9月10日刊发记者摩西·奥加达的文章说,当肯尼亚面临复杂经济形势时,分析人士正将目光投向东方,探寻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稳定性。中国经济韧性的核心在于精密的治理架构,肯尼亚可从中汲取适合本国国情的经验。

“世纪铁路”改变人生

从东非草原到北京交大,从校园书声到高铁轰鸣,肯尼亚青年卡里乌用七年青春回应了时代召唤。当东非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贯通家乡时,他和无数同胞的人生轨道也悄然改变。

Yiwu Selection非洲首店在肯尼亚开业 义乌“品牌出海”加速布局

当地时间8月29日上午,非洲首家Yiwu 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