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非合作论坛|通讯:一个喀麦隆青年的中国功夫“追梦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4-08-30 14:05:54

新华社雅温得8月30日电 通讯:一个喀麦隆青年的中国功夫“追梦记”

新华社记者王泽 欧阳子英

“中国功夫让我深深着迷,让我看到个人力量的无限可能。”喀麦隆青年罗德里格·塔灵(中文名罗格)日前在雅温得对新华社记者讲述了他的功夫“追梦记”。

罗格出生在喀麦隆西部城市巴富萨姆,儿时就喜爱中国功夫电影,将李小龙视为偶像。“我梦想有一天能像我的偶像李小龙一样,出现在电影银幕上。我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去中国。”

罗格说,巴富萨姆没有功夫俱乐部,为了实现功夫梦,他辗转到外地上学,“我欣喜发现那里有武术俱乐部,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那一刻,梦想离我很近。”

在大学期间,罗格一边学习,一边刻苦练习中国功夫。毕业后,他移居雅温得,并创办了自己的功夫俱乐部,致力于培养喀麦隆年轻一代武术爱好者。在一次训练中,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偶然到访,被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深深打动。

罗格说,那次交流激发了他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此后他成为孔子学院的常客,并于2010年正式成为一名孔院学生。

几年后,作为最出色的毕业生之一,罗格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华深造。在浙江师范大学获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后,他继续追逐“功夫梦”,取得上海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学位。

在中国求学期间,功夫大师的悉心指导加深了罗格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武术的理解。他认为,功夫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医学和强身健体理念的文化象征,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武术是一门修身养性的艺术,它教会我们如何做到自控。”罗格说。

如今,38岁的罗格距离梦想的实现只有一步之遥。以他为主角的纪录片《功夫追梦》即将在中国院线上映。影片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制作,作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影视中心执行主任的罗格担任联合导演。

罗格说,他和团队还在筹备拍摄其他有着类似故事的人物影片,并积极寻找投资者,为非中电影合作项目寻找更多机会。“我能走到今天,离不开非中合作赋予的机会。”他说,“中国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形容,生活美好而平静。”

作为非中文化交流的受益者,罗格希望成为一名文化大使,向喀麦隆人传播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推动喀中文化交流。

“中国是喀麦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不断发展的非中合作关系为更多非洲人提供了接触更广阔世界的机会,也为年轻一代创造了更美好的未来。”罗格说。

相关推荐
通讯丨半个世纪的守护——中喀医疗卫生合作增益喀麦隆民众福祉

喀麦隆公共卫生部长马纳乌达7月22日在首都雅温得举行的中喀医疗卫生合作5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1975年首批中国医疗队队员踏上喀麦隆的土地。50年间,中国医疗队始终致力于为喀麦隆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分享专业技能,为民众缓解病痛,“使得两国人民之间的兄弟情谊更加深厚”。

通讯|法国演员被中国功夫治愈的“戏剧人生”

法国戏剧演员福蒂纳认为:“功夫不仅是一种格斗技术,更是一门生存哲学,习武本身就是一场从心灵到身体的内外兼修。”

喀麦隆卫生部长:医疗卫生合作是喀中深厚友谊的写照

喀麦隆公共卫生部长马纳乌达·马拉切7月22日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表示,喀中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给喀麦隆人民带来福祉,是两国人民之间紧密联系、深厚友谊的真实写照。